">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霄、呂佳陽)高校教師變身“攤主”,中藥化身茶飲,中醫藥香牌文創展示,當“草本香”融入煙火氣,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5月11日,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與武德路社區聯合舉辦的“歧黃學堂第二期開班式暨社區中醫夜市活動”在沙市區江津西路人信悅璽廣場舉行。活動以“傳承中醫文化,服務百姓健康”為主題,吸引了數百名社區居民參與。

現場配有多種特色養生茶飲,以肉桂、龍眼肉、制黃精為主的培元茶,以五指毛桃、茯苓、芡實為主的化濕茶,供不應求,深受廣大市民朋友們的喜愛。用迷迭香、蒼術制作的提神解困香囊,用野菊花、石菖蒲制作的安神助眠香囊,以蒼耳子、鵝不食草制作的鼻塞通竅香囊等等,只需要掃碼轉發朋友圈,并積贊即可免費領取,一經推出就被大家“一掃而空”。還設有投壺、扔沙包,現場K歌等各類活動。居民胡非說:“我在上班和上網之間,選擇了上中醫夜市。”


“我就住在樓上,今天一下樓看到這個陣仗,立馬喊來家人一起來逛一逛。”住在人信悅璽的居民李哲敏體驗了養生茶飲、中醫推拿等項目,他表示效果非常顯著,通過專業的中醫按摩后肩頸酸痛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學會了現場茶飲的配制方法。他說,“中醫藥夜市讓我們能享受到服務還能學習傳統文化知識,真是一舉多得呀。”

學校的中醫專家的現場義診,為市民提供了專業的醫療咨詢和健康指導,專家們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冬病夏治、中醫養生等知識,市民們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稱贊。中醫藥文創展區內,琳瑯滿目、造型各異的香牌吸引了眾多好奇的目光。

“黃連,良藥苦口利于心。濕為百病之源,茯苓以其淡滲利濕的功效,祛除濕氣,根除病源。我們要學習茯苓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力。”中醫學院院長孫權在廉心藥語展區,講解了多種中藥材的典故,將清廉文化與中醫藥文化相結合,學校和社區的黨員們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也上了一堂廉政黨課。
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推動中醫藥教育資源下沉社區,每周定期開展“歧黃學堂”教學活動,共同營造濃厚的社區健康文化氛圍,讓“草本香”融入煙火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