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張玲麗 王琴)一份憑空出現的快遞,一場線下取現的陰謀,一個物流寄運的行李箱,讓被害人逐步成為詐騙犯罪鏈條上的“魚肉+搬運工”。近日,由丹江口市檢察院提起公訴的一起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揭開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線上詐騙+線下洗白”的新型犯罪模式。
快遞盲盒牽出刷單騙局
“叮咚!”去年12月14日,丹江口市民胡某收到一個陌生快遞。拆開包裝,她被一張寫有“掃碼抽獎”的卡片吸引了目光,并按照卡片指引掃碼進入了一個群聊。
進群后,胡某在所謂“客服”的引導下,開始完成刷單任務。當她沉浸在日賺200元的喜悅中時,“客服”發來消息,稱她因操作失誤導致賬戶凍結,不能提現,需要向指定賬戶轉賬3000元以提高信譽,胡某雖有遲疑,但還想著要繼續賺錢,便打消顧慮照做,不曾想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已正式啟動。
轉賬成功后,“客服”仍以信譽度不夠為由,讓胡某繼續轉賬10萬元到指定賬戶。此時,胡某一心想著要追回轉過去的3000元,未加思索便按要求轉賬,但連續嘗試多次都提示轉賬失敗。正在胡某心急如焚時,“客服”再次發來消息,讓她干脆以現金方式支付。
物流運贓成洗錢新通道
在“客服”的花言巧語下,胡某取出3萬元現金,并按要求將其裝進行李箱,通過物流寄運的方式將其運往十堰某小區。殊不知,當日下午,頭戴鴨舌帽的王某收到上線指令,就將該行李箱取走。在從中抽取1600元作為報酬后,王某將剩余的現金轉移至自己駕駛摩托車的后備箱,事后該現金被上線安排的其他嫌疑人取走。
在“客服”的哄騙下,胡某先后三次通過物流寄運的方式將現金送出,累計寄出現金13萬元。“還差20萬”,當“客服”再次提出需要巨額現金激活賬戶時,胡某仍深陷于試圖挽回前期投入的幻想中,并未意識到自己被騙,可此時的她已掏光積蓄,無力支付。
“去找我妹妹借錢時,沒等我說完事情原委,她一下便斷定我被詐騙了。”胡某眼看此事已瞞不住,選擇了報警。
短短三天后,同樣的騙局在丹江口市民黃某身上重演。當頭戴鴨舌帽的王某再次出現時,他轉移的行李箱已裝進了另一個3萬元“陷阱”。
法律紅線任誰不可逾越
檢察官審查發現,詐騙團伙通過“廣撒網”寄送虛假快遞,誘使受害人掃碼進入刷單騙局,前期通過小額返利獲取信任,后以“賬戶凍結”“信譽不足”等話術誘導其通過線下物流轉移贓款,形成“線上詐騙+線下洗白”的新型犯罪模式。
經查,犯罪嫌疑人王某先后兩次領取線下轉移犯罪資金的任務,共轉移涉電信詐騙資金 6萬元,非法獲利 2600元。
“心存僥幸,以為自己只是跑腿取個東西,沒想到竟也違反了法律。”犯罪嫌疑人王某歸案后,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在審查起訴期間,他自愿認罪認罰,積極賠償了被害人損失,并主動退繳違法所得。
4月11日,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被告人王某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判處刑罰。
檢察官提醒:任何要求通過線下物流轉移現金、黃金等財物的行為,都可能觸碰法律紅線!根據《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構成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最高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掃碼領獎暗藏風險,刷單返利實為圈套,一旦輕信并參與,等待你的只有無盡的圈套,切勿為蠅頭小利,斷送美好人生!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