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李燕 通訊員 陳金夏)在武昌區紫陽街道武泰閘社區,有這樣一對銀齡夫妻:他是退休不褪色的“電器全科醫生”,用螺絲刀擰出社區溫情;她是穿梭樓宇間的“平安合伙人”,以腳步丈量治理溫度。張振緒、羅新華夫婦1800多個日夜的堅守,將“為人民服務”的誓言化作家電維修的火星、鄰里調解的微笑、家風傳承的腳印,成為照亮社區共治的“好人雙標桿”。

張振緒在便民秀場為居民免費修理電器。 通訊員供圖

張振緒在志愿者小屋給居民修理小電器。 通訊員供圖

上門幫老人修理電風扇。 通訊員供圖
2021年,65歲的張振緒在社區志愿小屋支起維修臺,從此每周二的便民服務日成了居民的“安心時刻”。78歲李奶奶的電飯煲“罷工”,他半小時換好限溫器磁環;96歲羅爺爺被困線上認證,他冒雨上門教學,直至老人熟練操作。對轄區行動不便的老人,張振緒還會主動聯系上門“看診”,電飯煲短路、收音機失聲、電風扇故障、微波爐停擺,他都能“手到病除”。3年來,他累計修復300余件小家電。“振緒師傅的手比萬用表還靈,有你這樣的好鄰居,我們心里踏實啊!”居民們的評價里,藏著對這位“黨員工匠”的最高認可。

羅新華參與平安合伙人巡查。 通訊員供圖

羅新華帶領志愿者清理樓頂種菜整改。 通訊員供圖

羅新華照看驛站綠植。 通訊員供圖
妻子羅新華也是社區里出了名的“熱心腸”,作為社區首批“平安合伙人”,她帶領4人小分隊,每日穿梭在7棟居民樓之間,面對樓棟飛線充電亂象,她連續一周“登門拜訪”,聯動網格員、物業將“空中蛛網”一一規整。不僅如此,她還組織廣場舞大賽,讓鄰里情在舞步中升溫;牽頭打造綠色驛站,帶領居民用碎磚鋪出小徑,讓廢舊輪胎開出“鮮花”,將荒地變成社區的“綠色會客廳”。在張振緒夫婦的帶動下,偉業佳苑小區的“平安合伙人”隊伍從最初的5人發展到12人,退休教師、年輕白領等紛紛加入,形成了全民參與社區治理的良好氛圍。

夫妻倆結對幫扶百歲老人吳爺爺。 通訊員供圖
2024年凍雨突襲,張振緒帶著8歲孫子外出鏟雪。祖孫倆的“接力傳鏟”在朋友圈刷屏,爺爺在前破冰,孫子緊跟掃雪,零下5℃的寒風中,開辟出百米“平安路”。在夫婦倆影響下,兒子媳婦也主動加入社區志愿隊,一家三代用行動詮釋著奉獻型家風的時代內涵。
從單兵作戰到全家上陣,從志愿服務到治理創新,張振緒、羅新華夫婦用近五年的堅守證明,基層治理的溫度,藏在螺絲刀的擰轉里,顯于廣場舞的舞步中,更融在家風傳承的血脈間。在武泰閘社區,這對銀齡夫妻已成為基層治理中“黨員帶頭、家庭聯動、全民參與”的鮮活樣本,讓“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在螺絲刀與巡邏步的交響中,持續照亮更多人的幸福生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