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房巍、朱小俊、楊端)為進一步提高教育改造質量,助力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成長,5月29日,在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沙洋小江湖監獄組織開展“大手牽小手 約好一起走”親情幫教活動。24個家庭共66名服刑人員家屬走進高墻,同慶“六一”,共促“新生”。監獄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王飛,黨委委員、副政委付雪松,黨委委員、副監獄長陳亮全程參加。

上午8點,服刑人員家屬通過身份核對和安全檢查后,在監獄民警的帶領下有序參觀了監區文化展板、生產車間、生活監舍。
活動開始,監獄黨委委員、政治處主任王飛代表監獄黨委感謝家屬們對監獄此次幫教活動的大力支持,對服刑人員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他們感恩社會關懷,銘記親人期盼,真誠認罪悔罪,積極投身改造,爭取早日回到家人身邊。
隨后幫教現場,民警開展現場授課普法《當民法遇上“熊孩子”——從哪吒鬧海到監管不缺席》,闡釋了校園霸凌其定義、表現和危害,教導孩子們如何正確應對和避免校園霸凌,同時鼓勵其勇敢面對,及時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并在民法典宣傳月中,借此機會對小朋友、家屬宣傳民法典。

為彌補父親從來沒有參加過孩子家長會的遺憾,撫慰孩子的心靈之傷,消除自卑心理,服刑指導辦民警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并給每個家庭送上兒童節禮物,一本書,一個杯子也蘊含著民警殷切寄語,希望服刑人員及家屬能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無論遇到再大的困難,都有家人相互的支持和親屬一輩子的牽掛,鼓勵積極改造。
“爸爸您放心,我會照顧好奶奶和媽媽,會在學習上做好榜樣,我們一家人等你回來……”張某讀初二的女兒乖巧懂事的發言聽得現場一些服刑人員眼中噙滿淚水。家屬上臺致謝時,更是說出了很多家屬的心聲,孩子們紛紛把“爸爸去哪兒了?”的疑問變成了“歡迎回家”的期待。
在非遺文化展示環節,在有40多年竹編功底,非遺傳承人曾老師的指導下,服刑人員與親屬們親手編織粽子、燈籠等。一壓一挑,竹篾在手中穿梭,仿佛編織著對未來的美好期許。不一會兒,一個個精美的竹編粽子便呈現在眼前,這些非遺成品不僅彰顯了非遺魅力,更體現了監獄用心用情改造罪犯的成果。家屬們看到親人由行變到心變,再到良好行動自然的變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王某的妻子激動地說:“沒想到他在監獄里學會了這么好的手藝,還這么用心,我相信他一定會改好。”
這一條條竹編、細繩被服刑人員組成編筐、中國結時,這些曾被法律懲戒的迷途者,正用一根根絲線,繡出自我救贖之路。黨委委員、副政委付雪松、副監獄長陳亮現場觀看,與服刑人員及家屬們親切交談,鼓勵其踏實改造、迷途知返,勉勵孩子們要戰勝困難,好好學習,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親情聚餐現場彌漫著溫馨與幸福,服刑人員與親人們深情相擁、互訴衷腸。一個溫暖的擁抱、一次寵溺的喂投、一頓久違的家庭聚餐、一張貼心的合影留念、一份節日的禮物,這場特殊的見面,是一次期盼已久的家人團聚,也是一場刻骨銘心的警示教育,讓參加這場親情幫教的孩子們印象深刻、深受教育,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六一兒童節。
此次親情幫教活動,沙洋小江湖監獄認真貫徹“懲罰與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監獄工作方針,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通過引入親情力量,參與罪犯改造過程,既緩解了罪犯的思家、念家之情,又強化了家庭的幫教作用,切實提升教育改造質效,為教育改造工作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下一步,監獄將持續探索多元化幫教模式,整合社會資源,凝聚改造合力,教育引導罪犯重塑正確的價值觀,以全新的面貌回歸社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