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長松、劉映陽)武漢大學野外生態站對梁子湖5月份的監測數據日前出爐,以精確到千分之一的總磷值計,武漢湖區和鄂州湖區同為0.019mg/L。自此,連續7個月,武漢湖區和鄂州湖區總磷值相同,水質穩定保持二類;連續17個月,兩大湖區水質14個月同步保持二類、2個月同步保持三類。僅去年9月,鄂州湖區總磷值0.026mg/L三類水質,武漢湖區0.025mg/L二類水質,有細微差別。
“總磷值是水體重要指標,這表明,長期困擾梁子湖治理的兩大湖區水質差異問題,基本解決。梁子湖作為長江中下游大型湖泊的生態承載力,進一步增強,在長江大保護戰略中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武大梁子湖生態站學術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教授方精云院士說。
梁子湖面積約300平方公里,蓄水量近10億立方米,是沿湖武漢、鄂州、咸寧、黃石人民的“大水缸”和流域生態“壓艙石”。
武漢湖區占梁子湖六成,鄂州湖區占四成。武漢湖區是上游,湖水深度大于鄂州湖區,沿湖人口密度、農業強度小于鄂州湖區,武漢湖區的水質一直優于鄂州湖區。水質差異,成為提升全湖生態承載力的一道難關。
與梁子湖風雨相伴、駐站33年的武大生科院教授于丹介紹,水質好的區域往往分布喜光和高溶氧生物,如珍稀瀕危物種海菜花、水蕨、長江刀魚等;水質差的區域多分布耐低光和低溶氧生物,一般是廣布種如金魚藻、狐尾藻、鯉魚、鯽魚等。水體同質化,有利于水體交換和物種擴散,生態系統更完整更多樣,生態承載力更強。要達到同質化,需協調好不同水域的管理職責,尤其是上游要避免營養物質輸送下游,下游要加大保護和治理力度,避免污染物入湖。
長江大保護戰略實施以來,鄂州、武漢退垸還湖、破堤還湖近百平方公里,梁子湖水域水量增加,為水體同質化打下基礎。
全面禁漁后,魚類快速生長破壞水生植被,鄂州湖區情況更為嚴重。武大梁子湖生態站率先在全國開展圍網種草實驗,取得成功后向鄂州湖區沿岸鄉鎮和百姓推廣,取得多重生態效應。
沿湖四市持續多年截污、改水改廁、取締非法養殖、建設環湖綠化帶,久久為功,基本形成環湖100至300米的林帶、草地、濕地,有效阻斷了岸上面源污染向湖里擴散。今年幾次強風天氣,因為林帶阻擋,起浪點向湖里延伸到200多米開外,湖岸邊波瀾不驚。
據監測,梁子湖魚類也出現了微妙變化,由禁漁初期放養魚類占優勢,轉化到放養魚類和野生魚類平分秋色。一些不適宜魚類啃食的沉水植物則勃發活力,成為凈水主力。
“江河湖庫治理,上下游、左右岸協同是大難題。梁子湖兩大湖區總磷指標連續多月相同,非常難得。”著名水生生態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原主任陳宜瑜院士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