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熊靜怡 尹聰)近期,黃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交通管理局)情指中心通過智慧交通綜合管理平臺,成功處置多起交通擁堵事件,展現了“智慧大腦”在交通管理中的強大效能,為“平安黃石”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走進黃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情指中心,民警正通過智慧平臺遠程調控信號燈并調度警力處置異常路況信息,從系統預警到完成處置僅用28秒。今年以來,黃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通過情指行一體化合成作戰中心,推動科技賦能,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效能,實現“警情—警力—視頻”一圖指揮,處警效率提升40%。

“五一”假期,該中心通過智慧交通綜合管理平臺,成功處置了多起景區周邊交通擁堵事件。5月2日上午10時許,黃石港區青山灣景區停車場飽和度達到95%,情指中心智慧交通平臺立即觸發預警。值班民警迅速啟動應急響應,通過高德地圖等導航軟件實時推送分流信息,引導200余輛私家車前往周邊3個空閑停車場,僅用15分鐘就化解了擁堵。
“當時導航突然彈出提示,說景區停車場已滿,建議我改道去附近800米的備用停車場。”來自武漢的游客王女士回憶道,“按著導航走很順利就停好了車,整個過程也就多花了5分鐘。”與此同時,市文旅局通過官方微博、景區電子屏等同步發布停車指引,讓外地游客也能提前掌握停車情況,“線上預警”增強了出行的體驗感。
如果信號燈也會“會思考”,那么城市的道路也會聰明起來。以黃石大棋大道為例,這條貨運主干道日均車流量超2萬輛次,經過智慧化改造后,東向西方向平峰時段通行時間由16分鐘縮短至8分鐘,平均車速提升99%,停車次數減少11次。
目前,該市已對225處路口進行了配時優化,建成12條雙向綠波道路和10處自適應路口,高峰時段擁堵指數同比下降23%,推動高峰擁堵指數降至全省低位。“特別是中午趕著交貨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被紅燈耽誤了,送貨時間節省了一半。”經常往返于黃石新港的貨運司機李師傅興奮地說。

去年9月,黃石交警青年民警研發的慧“研”識“超”AI監測模型成功協助查獲一起載重達101.25噸的“百噸王”貨車,這是該市首例運用AI模型偵破的超載入刑案件,也是湖北省首起判決的危險作業罪案。針對貨車超載這一治理難題,該模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在公安部培訓班作了交流學習。
黃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負責人表示:“我們整合了公安、交通、城管等7大類105項數據,構建了智慧交通管理新體系。目前一般警情處置時間已從15分鐘縮短到9分鐘,群眾滿意度保持在98%以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