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通訊員 周小健 柴子
“三監區罪犯邵XX,刑期起止疑似錯算2日,請民警立即核對!”6月12日,隨著這條紅色警示在系統終端顯示,民警迅速對罪犯信息進行核查糾錯。
這是沙洋漢津監獄自主研發的“獄政AI系統”功能應用,通過比對監獄管教平臺數據與數字檔案庫中的罪犯26項基礎信息,精準識別數據矛盾點。

民警操作登錄系統。通訊員供圖
在DeepSeek、Qwen等優秀國產大模型開源的浪潮下,沙洋漢津監獄聚焦“科技賦能”主線,將AI大模型創新應用于監獄管理工作,成功打造“獄政AI系統”,開啟了“數據驅動、智能決策、精準執法”的新型管理體系,為智慧監獄建設注入新動力。
以AI賦能,筑牢智慧執法根基
監獄聚焦《監獄法》《湖北省罪犯計分考核管理辦法》《湖北省罪犯分級處遇管理辦法》等20余部法律法規及內部制度學習灌輸,經過萬級數據樣本訓練,開發出具備罪犯基礎信息甄別、計分考核、分級處遇等工作智能解析能力的模型,成為覆蓋獄政管理多流程的“數字專家”。

系統主界面。通訊員供圖
在實際操作中,民警依托模型開展數據質量智能核查,精準從6.5萬條信息里核對出刑期計算偏差、獎懲記錄錯漏、社會關系登記失誤等異常信息兩千余項,推動獄政數據從“人工糾錯”向“智能預防”轉變,守護執法公平底線。
借技術創新,升級管理服務效能
經過深度學習,AI系統化身執法輔助“智能哨兵”,針對罪犯分級處遇和計分考核中的易錯案例,深挖執法數據,建立動態預警機制。如對罪犯李某連續三個月基礎分未達90%的異常情況及時預警,確保分級處遇調整及時合規;發現張某因計分系數計算錯誤導致加分遺漏,系統生成修正建議。自投入使用以來,已提醒分級處遇錯誤327項、計分考核偏差415處,有效壓降執法差錯率。

系統分級處遇核查糾錯界面。通訊員供圖
在搭建的“工作智庫”法律服務模塊,以生成式對話,為異常獄情生成個性化改造建議。此外,該“智庫”還具備罪犯心理評估、提供矯治建議、指導法律文書寫作等實務功能,大幅提升民警工作質效,讓教育改造更精準、更智慧。“有了AI助力,我們的工作思路變得更廣闊、管理措施變得更多樣,改造效果也越來越明顯。”一名監區民警分享自身體會。
靠自主攻堅,彰顯創新發展決心
在監獄黨委的大力支持下,信息化部門與獄政部門組建專班,抽調技術、業務骨干,以“白+黑”“5+2”模式攻堅,歷時三個多月,自主完成了數據抽取、模型調優、業務規則嵌入、系統功能開發等核心工作,最終實現從原始模型到業務場景的完整落地,構建起具有時代特征、監獄特色的數智化管理新模式。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劉軍表示,運用AI技術構建監獄執法新格局,是持續深化“雙一流”建設的創新之舉,展現了監獄走科技強警之路的堅定決心。

匯報開發情況。通訊員供圖
6月初,湖北省監獄管理局科技信息、刑罰執行、獄政等業務處室有關同志赴沙洋漢津監獄實地觀摩指導“獄政AI系統”建設情況。在詳細了解各項功能應用后,對該系統給予高度認可,“沙洋漢津監獄取得的經驗實用有效,可以生成‘漢津樣本’,進行推廣復制。”
在全球大模型浪潮席卷而來的當下,智慧監獄建設正加速擁抱科技變革。沙洋漢津監獄以AI大模型為支點,撬動獄政管理智慧化轉型,從數據精準治理到執法服務升級,每一步探索都踩在“科技賦能法治”的時代鼓點上。
“我們將努力把更多‘智慧因子’融入監管執法環節,讓‘數據驅動善治’,以‘科技+法治’的雙重力量推動監獄工作高質量發展。”沙洋漢津監獄黨委書記、監獄長劉軍說。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