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葉婷)在武漢經開區軍山街道鳳凰苑社區,一場以文明實踐為畫筆的“暖鄰行動”正悄然改變著鄰里關系。社區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圓心,串聯起志愿紅、鄰里情、文化潮,讓鋼筋水泥間彌漫著“遠親不如近鄰”的煙火氣,勾勒出一個充滿溫度、溫情、溫暖的“熟人社區”新畫卷。
精準服務暖民心 編織鄰里互助網
社區以“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為紐帶,精心培育了“暖夕陽”“話家常”“以老助老”等20支特色志愿服務隊,志愿者隊伍已壯大至800余人。
針對高齡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社區開展了“敲門送餐”“課業護航”等定制化服務,年均提供服務100余次,有效解決了“一老一小”的后顧之憂。社區還建立了“樓棟長+志愿者”的應急聯絡機制,志愿者們用行動詮釋著“鄰里守望”的文明風尚。通過“時間銀行”志愿積分制,志愿者可以通過服務時長兌換生活用品或家政服務,形成“助人—積累—受助”的良性循環,激發了全民參與的熱情。

走訪慰問高齡老人。通訊員供圖
議事平臺解民憂 激活自治微細胞
社區以“小切口”撬動“大治理”,讓文明實踐成為鄰里相知相熟的“催化劑”。將閑置架空層改造成溫馨的“鄰里會客廳”,定期舉辦“鄰里茶話會”“百家餃子宴”等,今年已成功舉辦20余場活動,吸引了600余人次參與,打破了鄰里間的陌生壁壘。同時設立“樓棟議事角”,讓居民圍坐一堂,共同商討電動車停放、流浪狗管理等“家門口”的問題。通過協商,廢棄花壇變成了“共享花園”,既美化了環境又增進了鄰里互動,成了社區“微治理”的典范。

在小區休閑處開展“鄰里會客廳”活動。通訊員供圖
特色文化氛圍濃 浸潤社區文明魂
社區以文化育人、以文聚心,讓文明實踐成為滋養精神的“營養液”。臘八節,社區舉辦“粥香四溢鄰里節”,端午時節包“廉心粽”,將傳統文化與新時代文明理念相融合,讓節慶活動成為鄰里情感升溫的“黏合劑”。同時,開設“銀發學堂”教授老人使用智能手機,引入專業團隊開展心理健康講座、法律援助,年均服務居民超1000人次,構建了全齡友好的文化生態圈。

臘八節社區舉辦“粥香四溢鄰里節”活動。通訊員供圖
文明實踐長效化 熟人社區更溫馨
如今的鳳凰苑社區,鄰里關系從“擦肩而過點點頭”變成了“有事沒事串串門”,文明實踐已成了看得見的溫暖、摸得著的幸福。社區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文明實踐+居民自治”模式,讓文明新風浸潤每一個角落,讓“熟人社區”成為基層治理的亮麗名片。
當文明實踐成為生活習慣,當鄰里互助成為行動自覺,鳳凰苑社區正用一點一滴的溫暖編織基層治理的幸福圖景,讓“陌生的城市,熟悉的社區”成為居民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