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張愷廷 張康麗)近日,荊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隊與湖北省沙洋強戒所聯合,攜手戒毒康復“心靈擺渡人”葉雄、高校專家韓敬梓教授,共同走進荊州市公安縣斗湖堤鎮,深入戒毒康復人員家庭和工作崗位,以殷切的關懷和務實的幫扶,為這群特殊“歸航者”點亮前行的燈塔。

家訪叩門:冰封的心在暖流中融化
“咚咚咚——” 輕柔的叩門聲在斗湖堤鎮一條安靜的小巷響起。門開處,朱某的母親看到門外站著的“特殊客人”——荊州市禁毒辦和省沙洋強戒所的民警,還有熟悉的禁毒社工小胡。短暫的驚訝后,她的眼眶瞬間濕潤了。
“阿姨,小朱最近工作還順心嗎?” 市禁毒辦張警官關切地問。“好!好得很!” 她抹著淚,聲音哽咽,“以前我這心啊,天天吊在嗓子眼,怕他又犯渾。現在看著他精神抖擻去上班,我這心總算落回肚子里了!謝謝政府,謝謝你們一直沒忘了我們!”

朱某“四進”強戒所,多次打架違紀,是出了名的“剌頭”,解除強戒那天,他攥著省沙洋強戒所警官的手,發誓要管住拳頭。這句誓言在巨泰公司車間淬煉成真:連續635天無違紀記錄,還獲技能大賽三等獎。當他把300元獎金換成母親新棉被時,老母親摸著被面老淚縱橫:“這被子比電熱毯還暖!”
“愛心家園”筑巢:安身立命處 尊嚴重生地
朱某口中的“愛心家園”,是公安縣禁毒工作的一張閃亮名片。2023年9月,在斗湖堤鎮黨委、政府的強力推動和公安縣禁毒辦的精準對接下,“愛心家園”就業基地在湖北巨泰實業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它的誕生,源于一個樸素的共識:沒有穩定的飯碗,戒毒康復人員就難以真正挺直脊梁。
在巨泰公司明亮整潔的車間里,大家見到了正在熟練操作數控設備的陳某。他永遠記得2023年那個寒冬的清晨,剛從省沙洋強戒所出來,妻子就堅決地和他離婚了,他蹲在人才市場角落啃冷饅頭——所有招聘看到“強戒史”便搖頭。轉機出現在禁毒社工老馬的電話:“巨泰新開了注塑生產線,要不要試試?現在陳某的工牌已換成燙金的‘主操手’”。他獨創的“三查五驗”操作法將次品率壓到0.3%,工資條上比其他員工多500元的崗位津貼。女兒生日那天,他送去智能學習機,前妻發來短信:“孩子說爸爸身上有油墨香了。”

截至目前,“愛心家園”已成功幫助二十余名戒毒康復人員穩定就業,實現了“安置一人、穩定一家、和諧一片”的目標,且保持零復吸的優異記錄。
同伴引路:深淵之上,必有光亮!
如果說“愛心家園”提供了安身之所,那么“同伴教育”則點燃了心靈深處的希望火種。在“愛心家園”就業基地,“同伴教育”座談會氣氛熱烈。葉雄,這位成功戒毒并投身公益二十余載的知名人士,正與戒毒康復人員促膝長談。

沒有居高臨下的訓誡,只有感同身受的傾訴。葉雄的目光掃過一張張或迷茫或渴望的臉龐:“我也曾在毒品的深淵里掙扎,眾叛親離,生不如死。那種被黑暗吞噬、看不到一絲光的絕望,我懂。” 她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敲在心上,“但請記住,深淵之上,必有光亮!我們的‘同伴教育’,就是把一群曾經掉進同一個‘坑’里的人聚在一起。我們不比誰摔得更慘,我們比誰爬得更穩!互相攙扶,互相提醒,分享經驗,傳遞希望。一個人走,風雨飄搖易跌倒;一群人走,再崎嶇的路也能踩實!”
角落里,小李(化名)早已淚流滿面。“葉老師,我以前總覺得,像我這樣的‘廢人’,出來就是混吃等死,聽您講這些,我渾身的血好像又熱起來了!我也想加入‘同伴小組’!我也想有一天,能像您一樣,站在這里,告訴所有人:葉雄行,我也行!” 小李緊握拳頭,眼中迸發出久違的、名為希望的光芒。
心聲吐露:懺悔與感恩交織 責任照亮新生
本次回訪引入了高校專家的“外腦”智慧。蘭州財經大學韓敬梓教授與省沙洋強戒所兩名心理咨詢師組成訪談組,引導戒毒康復人員吐露心聲。

在安全信任的氛圍中,張某(化名)敞開心扉,道出心底最深的痛:張某家斑駁的墻上有道特殊刻度——那是女兒朱小雨每年生日畫的身高線。2024年線旁寫著:“爸爸回來補畫”。當時他剛結束第二次強戒,面對臥病的父親和欠繳學費的女兒,無助的他蹲在墻角抽悶煙。頭號湖堤中心戒毒社區的社工老馬推門進來:“‘愛心家園’招數控學徒,去不去?”如今操作間里,小李加工的精密零件誤差不超過 0.02毫米。上個月4300元工資到賬時,他直奔學校繳清拖欠的費用。小雨在新身高線旁畫上太陽:“我的爸爸是技術超人!”韓教授凝神記錄,點評道:“張某的案例深刻說明,‘喚醒家庭責任感’是激發戒毒內驅力的關鍵鑰匙,‘愛心家園’提供的持續心理支持和正向社會連接,正是點燃這把鑰匙的火種。”
坐在一旁的陳某(化名),則分享了就業帶來的心靈蛻變:“以前總覺得自己是‘異類’,家人也不待見我,父親看到我回來,他就刷甩門而去。如今在巨泰,憑本事吃飯,沒人用有色眼鏡看我,父親也重新接納我了。葉老師說得對,這段經歷不是恥辱的烙印,也可以是幫助他人的力量!” 韓教授頷首:“陳某的轉變,完美詮釋了‘就業賦權’與‘榜樣激勵’的雙重魔力。一份有尊嚴的工作,不僅能解決生存,更能重塑自尊和自我價值感,這是抵御復吸最堅實的心理盾牌。”
共織“新生網”:五光匯聚 照亮歸途
這場精心策劃的聯合回訪,是荊州市全力構建 “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聯動、社會協同、專業支撐” 禁毒社會化工作新格局的生動實踐。

其精髓,在于徹底打通了“所內戒治”與“所外重生”的壁壘,將分散的力量擰成一股托舉新生的巨纜:
黨政協同,擎旗定向:荊州市委、市政府將禁毒納入平安建設核心,禁毒辦發揮“中樞神經”作用,高效統籌司法、人社、民政、衛健資源,為戒毒康復人員搭建政策咨詢、困難救助、醫療幫扶的“綠色通道”。
專業延伸,無縫守護: 省沙洋強戒所突破高墻,建立出所人員動態數據庫,定期“回訪+評估”,與荊州市禁毒辦、中心戒毒社區實時共享信息,提供精準干預方案。
社區守望,溫情港灣: 斗湖堤中心戒毒社區是最近的“家”。禁毒專干們用腳步丈量責任,動態掌握情況,日常監督、心理疏導、鏈接“愛心家園”資源,是回歸路上不離不棄的“點燈人”。
同伴星火,互助燎原: 引入葉雄及“同伴教育”模式,以生命影響生命,點燃內生動力,構建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園”,填補專業力量的空白。
企業搭臺,就業安魂:“愛心家園”就業基地是核心樞紐。公安縣禁毒辦精準對接如巨泰公司般有擔當的企業,提供“無標簽”崗位,建立“一人一檔”跟蹤機制,確保“上崗穩心、就業安心”。
智庫賦能,精準導航:借力韓敬梓教授等專家智慧,提供理論支撐與效果評估,推動幫扶工作向科學化、精細化躍升。
誠如葉雄所言:“深淵之上,必有光亮!”在荊州,這束光,是黨委、政府引領方向的堅定之光,是專業力量科學幫扶的智慧之光,是社區不離不棄守望的溫暖之光,是同伴攜手并肩的激勵之光,是企業敞開懷抱接納的包容之光,更是每一個迷途者心中被重新點亮的希望之光。它們匯聚成荊楚大地上最溫暖的太陽,堅定地穿透毒霾,照亮著一條條充滿希望的歸航之路,書寫著一個又一個“破繭成蝶”的生命傳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