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何婧 通訊員 劉媛)如何讓垃圾分類“有人做、做得好”?怎樣才能讓社區居民主動參與低碳生活?6月11日,武漢市江漢區政協組織專項視察組走進新華街道,實地調研“寶貨郎”旗艦店試點項目——一個將資源回收、便民服務、低碳激勵融合在一起的社區綠色治理新樣板。
在現場調研和座談交流中,江漢區政協委員、相關職能部門等圍繞如何將循環經濟理念制度化、標準化落地,如何真正調動群眾積極性展開了深入討論。

實地調研“寶貨郎”旗艦店。
走進新華街道核心區,“寶貨郎”旗艦店一改傳統回收點形象,更像是一個嵌入生活場景的綠色服務站。居民不僅能方便處理廢舊物品,還能在這里縫補衣物、維修電器、健康咨詢,一站式滿足多樣化需求。
據悉,該試點采用“政府供場地、企業來運營”的方式,由中寶繪盛公司具體管理,推動公共服務專業化、規范化。統一標準、流程透明,不僅提升服務效率,也讓回收更可信、更可持續。

居民現場量血壓。
委員們在現場了解到,平臺即將上線數字化系統,居民可用手機APP預約回收服務、查看碳積分記錄,未來還可用于消費抵扣或綠色出行兌換,讓低碳生活真正“觸手可及”。
這些變化,背后是新華街道對社區一站式“循環經濟+社會服務”融合模式的持續探索。從在三大社區同步落地門店,到在新育社區打造400平方米的“一站式低碳鄰里空間”,街道通過居民共建共管、企業專業化運營,實現了服務多元化、功能集成化、治理智能化。在機制設計上,街道還聯合多個職能部門打通回收行業在審批、運營、監管等方面的瓶頸,推動“寶貨郎”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標準運營體系。

座談會現場。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新華街道主要負責人聚焦政企協作機制、標準化運營體系、數字賦能等方面的探索實踐,系統講解了試點建設的整體思路和階段成果。“我們將進一步立足區域發展定位,不斷推動循環經濟產業鏈向高端化、集群化延伸,為全市打造循環經濟創新高地提供系統性支撐。”
會議現場,區發改局、商務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也就提案辦理及后續規劃做出回應。據區發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江漢區將進一步探索打造資源高效循環的產業示范園,圍繞服裝首飾、橡膠制品等特色產業鏈,推動企業間實現物料共享、能源回收,構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可循環”的綠色產業生態體系。政協委員們也紛紛圍繞如何擴大服務覆蓋、優化激勵模式、提高群眾參與度建言獻策。
此次專項視察,既是政協履職監督的有效實踐,也為推動區域循環經濟發展匯聚了更多智慧與力量。江漢區政協主要負責人表示,要推動低碳循環切實落地,就必須多傾聽不同年齡段居民的聲音,聽基層工作者的建議,不搞形式、不做樣子,通過實際激勵讓回收行為“接地氣”,低碳循環才能走得通,走的實。
他強調,要堅持以點帶面,深挖居民參與潛力,在技術、機制、資源配置上持續發力,讓綠色行為成為一種自覺選擇和生活習慣。
新華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網點布局,今年內實現15個標準化服務網點全覆蓋,并進一步打造“線上預約—數據溯源—碳值激勵”的智慧管理體系,凝練“新華經驗”,為全市、乃至全國社區綠色治理貢獻“江漢樣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