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何婧 通訊員 通訊員 費帆 葉青 羅樂)“以前這里停滿了電動車,現在變成了我們下棋、看書、遛娃、打乒乓球的日?;顒拥??!?月3日上午,住在武昌區徐家棚街武車社區的陳女士一邊展示手機里的照片,一邊開心地介紹小區2棟樓下架空層的“變身”過程。

居民在“半徑空間”活動健身。記者 何婧攝
這個原本被遺忘、雜亂無序的空間,如今成了附近居民最愛待的地方。藍色的乒乓球臺干凈如新,象棋桌前大爺們正下得起勁,書架上擺著居民自發捐贈的2000多本書,孩子們在閱讀角安靜看書、嬉笑打鬧,小區的“朋友圈”就在這兒越拉越大。
一切的起點,是一張乒乓球桌。十年前小區剛交房,老黨員馬爹爹和幾位球友合資買了個乒乓球桌放在架空層,起初只是想偶爾活動筋骨。但當社區提出要系統改造小微空間時,居民的呼聲和社區的規劃一拍即合。
在社區牽頭下,居民、物業、黨員代表多次坐下來商量,大家都動了腦筋、出了主意。有人提出增設照明設備,有人自愿捐出自家閑置的桌椅、裝飾品,還有人捐書、修路、投工投勞。

孩子們一起讀書玩耍。通訊員供圖
武車社區副書記楊晶說,“最早就是大家想打球,后來一說有別的需求,我們就一件件去解決、去協調?!?/p>
經過改造,600多平方米的架空層,現在變成了集居民活動、鄰里議事的“半徑空間”。議事墻上貼著照片,一張張記錄著社區舉辦的乒乓球比賽、議事會、手工坊活動,居民們下樓不僅能運動、能娛樂,更能參與社區管理,表達心聲。

泥濘的草坪煥然一新。記者 何婧攝
小區另一角,原本荒廢的綠地也煥然一新。曾經這里是泥濘小道,居民們踩出一條“捷徑”,也踩壞了草坪。社區了解到這一問題后,聯系企業支持修建道路,物業配合補種綠植,還增設了竹籬笆、紫薇花,打造出一個四季皆宜的“小花園”?,F在,老人散步、孩子玩耍,這里已成為新的拍照打卡點。
“這不光是改了一個空間,更是把大家擰到了一起?!鄙鐓^書記徐曉燕說,“居民真正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一磚一瓦都有感情?!?/p>
西斯萊小區架空層的“變形記”,是武昌區持續推進“小微空間”改造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武昌區深入排查“邊角地”、“閑置地”,一地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把城市小空間,變成民生大舞臺。未來還將有更多這樣的空間蝶變,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幸福的溫度。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