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巴黎7月5日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4日對國際教育援助顯著下降、文化和科學領域投入不均等問題敲響警鐘,呼吁各資助方重續對教育、文化、科學這三大關鍵發展領域的承諾。
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問題國際會議6月30日至7月3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教科文組織對會議通過的共同聲明表示歡迎。各國在聲明中肯定資助教育、承認文化的發展驅動力地位、加強科學合作以應對全球挑戰的重要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表示,教育、文化、科學是推動和平與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如今,保證這些領域獲得可持續資金支持至關重要。削弱這些支持,將令我們共同的未來面臨風險。
每投入1美元于教育,可帶來10-15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因此教育是國家的最佳投資選擇之一。盡管有切實益處,教科文組織《全球教育監測報告》發布的一項新分析顯示,2023-2027年間,國際教育援助仍可能減少超過四分之一。教育投入不足,往往源于公共財政困境:60%的低收入國家處于過度負債或高風險狀態。面對這一緊迫現實,教科文組織倡導創新籌資機制,例如將債務轉換為教育投資。
2022年,文化和創意經濟貢獻了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3.1%,創造就業崗位近5000萬個。為包括創意產業與文化遺產在內的文化領域提供資金支持,實質上是對就業、經濟增長與社會凝聚力的全面投資。近年來,教科文組織已經證明,從文化遺產修復到創意產業的文化領域投資,可大幅放大發展援助的效益。例如,伊拉克摩蘇爾歷史城區標志性建筑重建項目創造逾5000個崗位。
科學是應對當代重大挑戰——生態轉型、生物多樣性保護、海洋健康、災害預防及危機應對能力——的關鍵支柱。然而,該領域長期面臨經費不足。最新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報告》指出,全球80%的國家僅將不到1%的國內生產總值用于科研與開發。海洋科學僅占國家科研預算的1.7%,這一數字令人擔憂。在剛剛于法國尼斯舉行的聯合國海洋大會上,各國再次強調相關行動刻不容緩。
資金投入固然重要,科學合作同樣不可或缺。共享科研基礎設施、數據和知識可有效提升科研影響力,尤其在低收入國家。各會員國于2021年通過的教科文組織《開放科學建議書》正秉持這一主旨。在塞維利亞,教科文組織重申了加強國際科學合作以服務共同利益的呼吁。(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