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6次視察湖北、6次來到武漢,對武漢寄予厚望、賦予重托。武漢,如何擇高而立、向上而行,在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眼下,以光谷、車谷、星谷、網谷、藥谷為矩陣的現代化產業集群正在武漢崛起。湖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推出特別編排《“五谷”豐登看武漢——高能級城市進化論》。
你聽說了嗎?
武漢有五谷
你知道是哪五谷嗎?
↓↓↓

點亮照耀世界的“湖北之光”
中國光谷
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化合物半導體,新產業新賽道,在這里橫空出世;扛牢科技自立自強使命,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科學城在這里加速崛起。

從一束光出發,光谷誕生中國第一根光纖,如今激光技術領跑全球。
向一枚芯突破,國家存儲器基地在此扎根,多只芯片破解“卡脖子”難題。
讓一塊屏閃耀,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企業匯聚,柔性屏從這里折疊未來。
用一張網智聯,5G+工業互聯網賦能“燈塔工廠”,智能終端銷往全球160國。
這些硬核生產力,正推動湖北“光芯屏端網”集群向萬億目標加速奔跑。
引領智能出行的“未來引擎”
中國車谷

在這里,14家整車工廠年產能250萬輛!
不管是加油的、充電的,還是用氫氣的車;無論是地上跑的、水里開的,甚至是天上飛的車,這里都能造!
現在,面向更聰明的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中國車谷全面轉型,以創新沖刺全新賽道。
從一輛車,延伸出“車、能、軟、芯、材”產業體系,總規模已經突破了8000億元!
這些新質生產力,正帶動湖北汽車產業的微笑曲線,不斷向兩端延伸。
中國車谷,從汽車產業的一枝獨秀,不斷成長為“新興產業”的眾木成林!
逐夢商業航天的“星辰大海”
中國星谷

這條星谷大道被稱作“星箭一條街”,左手造衛星、右手產火箭。擁有年產20-50發火箭、300顆衛星的能力。
我國純商業發射第一單、首條小衛星智能生產線、現役發射次數最多的固體運載火箭,都從這里啟航“通天之路”。
沿著這條以“星谷”命名的大道,火箭產業園、衛星產業園、行云工程、磁電產業園……
10多個產業集群星羅棋布,從“十年磨一箭”到“一年幾十箭”批量生產,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的“拼車上天”,在星谷,追逐航天強國和“太空經濟”的星空夢想。
守好國家安全“命門”
中國網谷

從一張規劃圖紙出發,7年來,國家網安基地一期全面運營,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大平臺落地運營,打造網絡安全創新策源地。
從一個人開始,武大、華科網安學院“牽手”入駐,累計培養了3000多名網安人才。
依托國家關保培訓基地、國家網信人才培養基地,累計培訓超4萬人次。
企業落戶、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在同一基地完成“閉環”。
從一臺機柜開始,筑造巨型“數據庫”,網安基地算力沖刺突破500P,百余家企業串起數據、硬件、通信、應用的網絡安全產業鏈,帶動從業人員超萬人,年產值達百億元。
眼下,17平方公里的二期啟動建設,中國網谷加速邁向網絡安全與數字經濟的全球高地。
打造國際醫療創新高地
武漢藥谷

不插管、無痛苦,這是全球首款磁控膠囊胃鏡系統;全球首創稻米造血,這是利用稻米合成的重組人血清白蛋白;三分鐘無痛檢測大腦疾病,這是打破國外壟斷的近紅外腦功能成像設備……
超1440個二、三類醫療器械獲注冊證,近400個一類新藥在研,這里,已然成為世界級醫藥新技術的首發地。
看,新技術背后的產業實力,4500家生命健康企業,超5500億元營業收入,中部首位。
看,醫工融合的硬核資源,82家三級醫院,164個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加速閉環。
看,一城、一園、三區,全域矩陣,正攜手奔向大健康產業的萬億未來。

“五谷豐登”看武漢 高能級城市進化論
五年來,五谷聚勢成效,帶動武漢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能。
今年1—5月,武漢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達到兩位數,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比去年提高2.5個百分點。
聚谷成勢 新潮涌動

在位于光谷的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今年以來,硅光芯片在多個領域突破“卡脖子”技術。其中,自主研發的高性能硅光傳感器件,精度和靈敏度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國家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傳感芯片產品經理 周佩奇:光芯片本身它不像微電子那樣需要很先進的制造制程,100nm左右的制程就可以實現很好的制造,是我們國家在芯片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一個重要機遇。
打造光芯屏端網的萬億產業集群,光谷已經成長為一座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新城。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鄒薇:谷,它意味著要素的高度集聚,它也意味著形成一座產業發展的山峰,以谷來更好地去集聚最頂級的科學家——科學研究的最重要的要素,能夠使之成為我國在相關的領域中,科技研究、產業創新、生態融合的發展體系,能夠代表我國去參與全球的競爭。
武漢的谷,也凝聚起產業發展之力。車谷,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集聚區,擁有10家整車企業、14座整車工廠。從汽車產業鏈延伸、拓展,一個充滿朝氣的汽車產業生態正在車谷里形成。
武漢經開區發改局局長 童非:在整車、新能源、軟件、芯片、材料領域全面發力,“車能軟芯材”汽車產業生態已初具規模,2024年總收入已經突破8000億元,加速向萬億級規模沖刺。
梯隊列陣 組團出擊

在武漢,集聚創新要素和發展動能的谷,正形成梯隊矩陣。自2021年開園以來,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也就是武漢的星谷,已經形成涵蓋火箭衛星研制、地面設施配套、衛星研發生產應用服務等領域的完整產業鏈,成功實現火箭、衛星由“定制化”向“批生產”轉型。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空間工程總體部智能制造事業部主任工藝師 羅正平:未來可實現年產300顆平板構型衛星,具備同時在軌管理200余顆衛星的測運控能力。
面向新興、未來產業布局發展,網谷已集聚超百余家網絡安全企業,年產值達百億元;藥谷更是在武漢全域崛起,形成研發、制造、服務、消費全鏈貫通的發展模式。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 鄒薇:全國GDP前10位的城市,能夠拿出五個谷這么全的產業體系的其他城市,其實是不多見的。把五個谷放到一起來講的話,它就特別緊扣了我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未來產業超前布局、傳統產業蝶變升級這種大的理念,通過工業在武漢能夠率先的倍增,推進武漢的GDP能夠迎來下一個萬億的新增長。
谷谷相通 協同帶動

武漢的五個谷,不僅形成了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三線并進的列陣之勢,谷與谷之間的協同、互補,更是讓這種并進產生超強的聚合效應。一輛正行駛的網聯汽車如何防御網絡攻擊?在網谷,天融信開發的車聯網安全防護體系,可以對漏洞提前預警、防止攻擊。這也是企業落地武漢后,最先得到突破和應用的產品,已裝入45.3萬輛車谷造智能網聯汽車。這背后,就離不開網谷和車谷、光谷的協同聯動。
天融信科技集團湖北平臺副總經理 左世濤:車谷的整車廠為天融信的車載防火墻和入侵檢測提供了一個承載的終端,在光谷的這個開放道路試驗場中,天融信的產品得到了功能性的驗證,包括性能的提升、三谷的協同聯動,加快武漢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
當光谷造的紅外傳感器成為車谷造汽車敏銳的雙眼,當造車的激光器也能在星谷制造火箭升上太空,當網谷的網絡安全數據高速跑過光谷造的光纖、光模塊和芯片,谷與谷產業聯動,正在武漢集聚形成登峰的合力。而這股合力,還在向武漢四周輻射,成為湖北建成支點的強大引擎。
國家發改委國土所國土規劃室副主任 黃征學:積極推動了技術突圍、鏈群機制和區域協同發展,全面激活了湖北的創新策源力、產業競爭力和戰略支撐力,同時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成為支點建設的核心引擎。
長江評論:聚勢成“谷” 聚的是創新力和國際競爭力
高能級城市全球競逐的本質,是要素配置能力與創新生態的競爭。習近平總書記歷次考察湖北,念茲在茲的是“科技創新要摒棄幻想靠自己”。武漢的五谷豐登,不僅是地域性的產業布局,更飽含了一座城市爭奪全球科技創新話語權的雄心。面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武漢以“五谷豐登”之勢,生動詮釋了高能級城市進化的核心要義,那就是——唯有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才能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長江云新聞記者 徐瑗 謝珍 向秀 柳芳 李悅 尚大原 王丹 杜瑞雪 楊旭琿 方宇航 彭瀚 林中杰 羅浩洋 陳芳芳 朱哲鋆 新洲臺 通訊員 劉毅 程書雄 劉國發 王林軍 蔣秋雨 彭闖 張逸 肖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