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徐瑗夢 陳沐恩)周五下午,武昌府社區“托管周周幫”熱鬧非凡,孩子們跟著“商戶聯盟”機構老師鍛煉體能;與此同時,東原湖光里小區物業活動室里,雙建社區“五點半學堂”的志愿者正在為孩子們講解數學題……這是洪山街道各社區托管服務的生動縮影。今年以來,洪山街道以“一老一小”服務為切入口,構建“需求精準化、服務特色化、運營可持續”的托管體系,累計服務青少年1247人次,探索出破解雙職工家庭托管難題的有效路徑。

武昌府社區“托管周周幫”熱鬧非凡。 通訊員供圖

武昌府社區“托管周周幫”熱鬧非凡孩子可愛合影。 通訊員供圖

武昌府社區“托管周周幫”孩子們跟著“商戶聯盟”機構老師鍛煉體能。 通訊員供圖

武昌府社區“托管周周幫”孩子們跟著“商戶聯盟”機構老師鍛煉體能。 通訊員供圖
痛點破題,把脈需求定制“一社一品”
針對雙職工家庭“時間錯位、輔導缺位、成長缺伴”三大痛點,洪山街道以社區為單元推出三種差異化方案。一是適配錯位時間,雙建社區“五點半學堂”覆蓋工作日課后作業輔導,解決“接娃難”難題。二是融合多元內容,井崗社區“益童成長課堂”結合傳統節日融入非遺文化,南湖新城社區“周五科普社”開展英語啟蒙、手工等課程,形成“課業輔導+素養提升”雙主線。三是并軌公益商業,武昌府社區聯合“商戶聯盟”推出“托管周周幫”公益項目,“商戶聯盟”出師資,社區宣傳商戶特色,兼顧公益與商業實現可持續運營。

雙建社區“五點半學堂”覆蓋工作日課后作業輔導,解決“接娃難”。 通訊員供圖

井崗社區“益童成長課堂”結合傳統節日融入非遺文化。 通訊員供圖
機制創新,激活多方資源“共生效應”
洪山街道打破“政府單干”模式,構建“社區搭臺多方唱戲”的協同生態。一是共建陣地,雙建社區與物業達成“場地置換服務”,物業免費提供活動室,社區統籌志愿者資源,托管實現“零成本”啟動。二是共享師資,建立“高校志愿者+專業教師+社區能人”師資庫,武漢理工大學志愿者常駐南湖新城社區,井岡山小學教師支持井崗社區,湖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進景江社區授課。三是共探新途,武昌府社區創新“社區招募+商戶開展+社會組織支持+高校協同+青少年參與”五方協同模式,30余場活動場場爆滿。

景江社區“硬筆書法班”對同學們進行指導。 通訊員供圖

景江社區“硬筆書法班”老師講解書寫技巧。 通訊員供圖
價值延伸,從“服務項目”到“治理紐帶”
社區托管服務不僅解決家庭難題,更成為基層治理“新紐帶”。雙職工家長劉女士算了一筆賬:“校外托管每月1200元,社區免費服務一年省1萬多塊,孩子還學會了編程。”武昌府社區托管服務帶動50余名爺爺奶奶加入老年大學,鴻嶺花園社區8名家長成為門棟長。這些“老熟人”帶動家人參與各類活動并建言獻策,推動形成“參與—服務—共治”的社區治理新格局。洪山街道積極推廣鴻嶺花園社區“高校共建”、雙建社區“物業協同”、武昌府社區“公益普惠”等經驗,今年已開展11個暑期托管班。
“以前愁孩子沒人管,現在怕搶不到名額。”家長楊女士的感慨,折射出社區托管的顯著成效。各社區通過精準對接需求、整合社會資源,構建起“政府引導、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以“小托管”撬動“大治理”。下一步,洪山街道將持續優化服務,推動民生項目轉化為治理效能,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提供更多實踐樣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