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思瑤在教學中

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斬獲銀獎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淵 通訊員 彭代斌 王剛 李思瑤
7月12日,在武漢某社區活動中心,23歲的湖北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金獎得主李思瑤,正以一名專業瑜伽教練的身份帶領中老年學員舒展身體。沉穩的口令、精準的指導,讓人難以想象這名武漢商學院新生竟已擁有近五年的職業教練經歷——她的“教齡”起點,始于中職校園的迷茫期,與學業同步開啟了“雙軌并行”的獨特成長之路。
每天用鍛煉“喚醒”自己
“八九門課同時壓來,顧得了數學就顧不上物理化學。”2019年的秋天,16歲的李思瑤走進武漢市儀表電子學校形象設計專業的課堂。初中讀書時,她曾因學習困難陷入迷茫,無法專注文化課學習,甚至感到“自己和知識之間隔著一堵墻”。然而,進入中職后,班主任沈昱辰的一句話在她心里埋下種子:“真正的美不是粉飾,而是喚醒。”
在化妝實訓室里,李思瑤日復一日地練習著暈染技巧。沈老師常常提醒她:“骨骼長什么樣,妝就得跟著走。”正是老師對身體結構的這番講解,讓這個拿著化妝刷的女孩第一次認真看向鏡中的自己——僵硬的肩膀、有點彎曲的后背,讓她開始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美?
中職時期的李思瑤展現出非凡毅力,從小熱愛運動的她每天堅持跑步6-10公里。“下午4點下課后到晚自習前,有三個小時左右的自由時間。”這個被許多人忽略的間隙,成為重塑自我的起點。跑步、跳繩的身影,逐漸填滿了自己的日程表。高二寒假,因冬日戶外跑步太冷,李思瑤走進健身房,意外推開瑜伽房的門。當得知這名瑜伽老師18歲就考取了瑜伽教師資格證書,一個念頭擊中了她:“別人18歲能做到,我17歲為什么不行?”
瑜伽教練搏出體育單招路
李思瑤的成長軌跡中貫穿著清醒的“自主性”——善于傾聽但絕不盲從,認準方向便全力踐行。當身邊人建議她專注化妝師職業時,她客觀評估自身:“化妝技術我是中等生,但瑜伽方面我有優勢。”于是她利用寒暑假自費學習瑜伽教培,清晨5點便開始晨練,細致研究瑜伽理論,成功考取了瑜伽教師資格證書。
高三時,當和同學們一起備戰高考時,她也開始主動出擊:搜索學校周邊5公里內的瑜伽館,挨個打電話自薦試課。“教練員學出來就是要教別人的!”她帶著超乎年齡的扎實態度,“哪怕只排周六周日的課也行。”首次站上講臺時,內向的她聲音發顫,只能盯著地板背書般授課,但行動本身已是突破。
這種自主性在升學關頭再次顯現。學校田徑隊老師張沖注意到她的運動天賦,建議嘗試競爭激烈的體育單招(當年全省僅10個左右的錄取名額)。盡管通過技能高考進入酒店管理專業更為穩妥,但李思瑤仍選擇冒險一搏:“哪怕機會渺茫,我也要試一試!”體能測試對她而言輕而易舉,而面試時,她坦言已有瑜伽教練經歷,給考官留下深刻印象。2022年,她成功被武漢城市職業學院職業網球學院健身指導與管理專業錄取。
雙軌職教托舉“三級跳”
進入武城職,李思瑤的“雙軌人生”進入高速融合期。職業網球學院院長彭代斌介紹,課堂上學到的運動生理學、解剖學知識,當晚就能應用于瑜伽課堂;校外兼職教學中遇到的學員需求,又反向推動她深化專業學習。這種“學用相長”的模式,正是武城職精心構建的職教生態縮影。
在專業教師錢龍的指導下,學生們自主管理著學院健身房。從排班、器材維護到課程記錄,全部由學生負責。“這就像運營真實的健身工作室!”李思瑤說,“這讓我在校外兼職時,天然就懂得一個場館如何順暢運轉,而不是只把自己當成一個上課的教練。”這種“入校即入企”的沉浸式培養,無縫銜接了她的社會實踐。
“她對瑜伽不僅是愛好,更展現出一種鉆研精神,幾年如一日地堅持早起訓練,她這份純粹的對專業的熱愛和毅力,也帶動了同學們整體拼搏的學風。”當學院副院長、班主任程曉磊注意到她的瑜伽特長時,立即支持她參加2023年湖北省健身瑜伽錦標賽。“普通高校可能更傾向選擇‘專業對口’的學生。”李思瑤坦言,“學校的支持給了我莫大的信心。”首次正式征戰,她便一舉奪得女單亞軍的好成績。
此后,武城職隨即投入資源,全力支持她沖擊更高規格的賽事。雷禮群老師作為初次帶她參賽的領隊,提供了關鍵的賽場經驗;郭向喆老師則憑借其團操編排的專業優勢,對她的瑜伽動作組合、表現力及音樂配合進行了精細打磨;職業規劃大賽指導老師呂晶及輔導員袁常菁,則幫助她反復梳理邏輯、提煉亮點、錘煉答辯技巧。
在學校的系統性托舉下,李思瑤接連斬獲湖北省健身瑜伽公開賽院校組單人第一名、雙人第一名,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湖北省金獎,并在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與團隊憑借“中老年健身瑜伽”項目奪得全國銀獎,不僅為校爭光,更因此獲得了免試保送本科的資格。
閃光的瑜伽之路
從中職3年到高職3年,李思瑤的職教履歷上已經有5年“教齡”。當被問及成長秘訣,她的回答樸素有力:“職業教育要落地,必須走出去實踐。”中職時每日雷打不動的跑步,為單招體能測試打下基礎;瑜伽教培時顫抖的授課經歷,鍛造出大賽答辯的從容;甚至高三突擊學習的酒店擺盤技能,都讓她體會到“形成肌肉記憶”的職業素養。
如今在武漢商學院,李思瑤繼續著雙軌并行的節奏:參與政府惠民項目,在社區推廣瑜伽課程。“未來我還會帶動學弟學妹參與,因為我也是這么被學長學姐們照顧過來的。”她計劃著,“但創業要水到渠成——當我有開三個店的能力時,我才考慮開第一個店。”
從中職化妝臺到全國領獎臺,李思瑤用行動詮釋著職業教育的真諦:當技能學習遇上實踐淬煉,當個人探索遇上院校托舉,每條路上都能走出閃光的人生。她的瑜伽之路,映照著職教學子的無限可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