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長根和鄒玉娥夫妻年輕時 受訪者供圖

掃碼看視頻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特約通訊員 白菲斐 通訊員 尚進 王曦
7月13日22:22,湖北襄陽市某醫院病房里一片肅穆,47歲的朱桂芬鄭重地在《襄陽市遺體捐獻交接協議書》上簽下“同意”二字。遵照父親朱長根的生前意愿,朱長根的遺體將捐獻給某醫院進行臨床研究。5年前,其母親鄒玉娥也成功捐獻遺體。至此,朱長根和鄒玉娥成為襄陽市首對成功捐獻遺體的夫妻。
“父母親都是很樸實的人,他們有著最樸素的愿望,就是奉獻社會!”7月14日下午,在襄陽市千山社區,朱桂芬含淚向極目新聞記者介紹了父母的大愛故事。
1948年出生于上海的朱長根,1970年從原上海航空工業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當時的襄陽國營520廠支援三線建設。歷經歲月變遷,該廠現為航空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工作期間,朱長根與同為檢驗員的鄒玉娥產生感情,幾年后兩人結婚并于1978年生下女兒朱桂芬。
“父親朱長根出生在上海,母親鄒玉娥出生于武漢,但兩人在襄陽工作了一輩子。”朱桂芬說,父母親早已把襄陽當成了自己的家鄉。2019年,在社區的一次宣傳中,夫妻倆了解到遺體捐獻的政策。“那時候,父母倆都退休了,就打聽著能不能捐獻遺體,再為社會做點貢獻。”
2020年9月,在襄城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朱長根和鄒玉娥夫妻二人,自愿在《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申請表》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2020年10月11日,鄒玉娥因意外摔傷在家中逝世。家人遵照她的遺愿,將其遺體捐獻給襄陽某高校從事醫學研究。
“受父母親的感染,我于2024年4月也簽署了自愿捐獻申請書。”朱桂芬說,母親鄒玉娥去世后,每年清明,她和父親都會到襄陽歸山陵公墓進行祭奠,看到襄陽市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墓碑上的名字越來越多,她逐漸理解了父母的行為,并為之感動。
朱長根的小弟弟也特地從上海趕來,陪伴了大哥朱長根最后的人生時光。對于大哥捐獻遺體的舉動,他表示,大哥是個偉大的人,能為祖國的醫學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值得家人驕傲!
據了解,由于身體素質良好,朱長根的眼角膜已被取出送往武漢市紅十字會眼庫,即將幫助眼病患者重見光明。得知此消息后,朱桂芬倍感欣慰:“感覺父親沒有走遠,還能有另外一雙眼睛看著我,他就在我身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