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高官會議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在天津舉行,各國官員共商合作機遇、推動區域互通,吸引了全球目光。
上合組織國家共建“絲路驛站”
【案例】
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貨車司機陳師傅來自新疆,長年在外奔波,衣、食、住、行都需在外解決。他說:“我跑長途十來年了,以前希望在路上能有個喝到熱水、吃上熱飯的地方,現在國內很多地方設立了‘司機之家’,方便多了。”
近年來,新疆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依托高速公路服務區創建了多個“司機之家”,完善服務設施。例如,小草湖服務區配置了應急客房、浴室,安裝了空調、電視機、洗衣機、烘干機、健身器材等服務設施,還設有共享自助廚房,既可以現煮、堂食,也可以煮好打包,讓司機在路上吃上熱飯;鹽湖服務區為貨車司機提供臨時休息的免費客房;三坪服務區設置了咨詢臺,司乘人員可利用查詢一體機,了解旅游景點、加油線路、交通路線、天氣等信息。
“司機之家”建設是中國交通運輸部門關愛貨車司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經貿合作越來越密切,跨境客貨運輸量增長快速,為司機提供休息、補給、車輛維修等服務保障受到關注。為此,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并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關于“絲路驛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各方就推進“絲路驛站”建設達成共識。
【解讀】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國際道路運輸領域合作密切,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5國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簡稱《協定》),啟動了《協定》規定的6條線路運輸,與7個上合組織成員國簽署了雙邊國際道路運輸協定,跨境客貨運輸量快速增長。與此同時,沿線司機休息站、補給站、修車站等服務保障設施不足的問題日益凸顯,導致疲勞駕駛風險高、運輸效率低,制約了成員國之間國際道路運輸發展。
為此,中方提出在上合組織框架內推動共同建設“絲路驛站”的倡議,為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司乘人員提供必要的服務保障。一是“絲路驛站”可作為國際道路運輸貨車司機停車休息站點,解決司機疲勞駕駛、運輸效率低的問題,保障行車安全。二是“絲路驛站”可為從事國際道路運輸的司乘人員提供熱水供應、飯菜加熱、淋浴洗衣等服務,實現司乘人員“吃口熱飯、喝口熱水、睡個安穩覺、洗個熱水澡”的基本需要,體現對司機群體的人文關懷。三是“絲路驛站”建設中可融入各國文化特色,成為展示各國交通運輸發展成就與友好合作精神的“窗口”,促進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
下一步,中方將在上合組織框架下,與相關成員國加強合作,共同建設“絲路驛站”網絡,努力打造成為投資小、見效快、獲得感強的“小而美”民生項目。一是將優先調動當地國家積極性,鼓勵盡可能使用和改造服務區、加油站、維修站、便利店等現有設施。二是聯合制定“絲路驛站”建設與運營基礎標準,鼓勵開展投融資合作。三是推動上合組織有關成員國組成聯合工作組,保障“絲路驛站”可持續發展。
公共交通向“綠”而行
【案例】
“中國新能源車在高溫下的穩定性非常好!”最近,卡塔爾客車司機西瓦蘇布拉馬尼亞姆有了新搭檔——一批來自中國車企北汽福田的天然氣動力客車。此次交付由北汽福田與卡塔爾政府部門及當地經銷商共同完成,為當地公共交通注入了綠色動能。西瓦蘇布拉馬尼亞姆說,中國新能源車操作輕便精準,即便在早晚高峰頻繁啟停的復雜路況下,車輛滿員時也能輕松應對。車輛的空調系統也很強大,在車外高溫情況下仍能將車廂溫度穩定控制在22℃至26℃,大大提升乘客的舒適性。
作為上合組織大家庭的一員,卡塔爾擁有豐富的天然氣儲量,卡塔爾政府自2023年起開始推動柴油客車向天然氣動力的升級轉型。北汽福田常務副總經理鹿政華介紹,為適應當地市場需求,公司組織團隊深入卡塔爾實地調研,升級排放標準,強化高溫、高塵、高鹽霧等環境適應性,確保車輛在各種極端條件下穩定可靠運行,助力卡塔爾實現綠色交通目標。
【解讀】
清華大學交通研究所副所長楊新苗:在可持續交通中,“可持續”是關鍵詞。近年來,中國在交通領域提供的綠色替代與創新技術方案,為順應全球交通綠色化、數字化轉型的趨勢提供了借鑒。比如,北京市近年來進行了大規模的自行車道路建設,發布了上千公里的濱水騎行道建設規劃,拓寬了城市環路上的自行車道。今年暑期,北京大學生將與哈薩克斯坦大學生一道完成跨越兩國城市和鄉村的騎行活動,助力倡導上合組織國家青年深化綠色出行理念。
展望未來,全球發展將更加智慧綠色,人工智能技術、新能源技術加快應用,創新驅動的作用更加明顯。中國和上合組織國家可以進一步推動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和知識分享,努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促進綠色可持續交通惠及更多上合組織國家民眾。
技術培訓“授人以漁”
【案例】
這些天,來自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的首條輕軌列車駕駛員學員在天津進行交流學習。3個月時間里,29名學員將進行沉浸式實操培訓,為阿斯塔納市輕軌項目開通做好準備。
“我期待能盡快掌握列車駕駛技術,像天津駕駛員一樣做到精準停車。”學員達爾罕說,應急故障處理技術非常實用和重要,特別是列車無網壓處置、區間疏散等實操課程,很有針對性,這些經驗將幫助他在駕駛輕軌列車時更好保障乘客安全。
去年4月,天津軌道交通集團簽署阿斯塔納市輕軌一期項目咨詢服務合同,團隊深入研究阿斯塔納的運營環境與特殊需求,量身定制課程和教材,得到當地認可。
【解讀】
楊新苗:近年來,中國不僅加快交通強國建設,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郵政快遞網和世界級港口群,也幫助上合組織國家鋪路架橋、貫通山海,促進了區域共同發展與民心相通。
下一步,要推動構建上合區域高水平互聯互通網絡,可以進一步深化基礎設施“硬聯通”,通過升級改造跨境交通基礎設施,加快跨境通道建設等,積極打造多式聯運交通走廊和物流中心。在規則標準“軟聯通”方面,可以進一步落實《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推行國際道路運輸行車許可證電子化;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合力提高進出口貨物通關運輸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