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從2013年到2023年,北京執業律師張曉玲連續10年在愛康國賓進行體檢,從未檢查出患癌風險,卻在2024年被確診為癌癥晚期。
目前,張曉玲已經給愛康國賓發出了律師函,并向國家衛健委寄送了舉報信。她認為,愛康國賓存在漏檢、誤檢問題,并質疑愛康國賓的體檢是“假體檢”。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7月17日上午,記者撥打了愛康國賓北京總部的電話,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員接聽了電話。在記者表明身份,并講述了北京律師張曉玲的遭遇和投訴后,該工作人員直接掛斷了電話。
罹患癌癥對于每個個體而言,都是非常沉重和難受的事情,而張曉玲回溯自己檢查確診患癌的過程,的確充滿了疑問。她連續10年在愛康國賓進行體檢,從未被提示有患癌風險。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在2023年的體檢報告中,雖然已提示右腎有“鈣化灶”,但體檢中心并未告知她有患癌風險。直至2024年,張曉玲換了一家醫院做檢查,才被查出問題,隨后被確診為癌癥。這的確讓人不得不質疑,愛康國賓的體檢流程是否存在漏洞?為何如此重要的健康隱患未能被及時發現?
從張曉玲講述的事件經過和提供的相關依據來看,體檢中心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十年體檢,而且她一直很關注對“癌胚抗原定量”的驗血篩查,從來沒有被告知有“患癌風險”要么是檢測項目存在疏漏,專項篩查缺失或沒有認真進行;要么是醫務人員責任心缺失,對異常指標視而不見。另一方面,體檢中心可能過于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服務質量與醫療安全,將體檢淪為一種形式上的走過場。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據報道,近年來,愛康國賓體檢旗下的體檢機構多次被投訴存在“體檢報告不準確、誤診”“漏診”“檢查敷衍”等現象,僅在單一投訴平臺的總投訴量就達到了1220條,其多地分支機構已經被吊注銷,暗示其內部管理和質控可能形同虛設。當“鈣化灶”被說成“結疤”,當十年檢查形同虛設,這樣的體檢和走過場有何區別?
更蹊蹺的是,當事人發去律師函后,企業先是“正在討論”,再是總部電話直接掛斷,對于媒體的采訪要求也是拒之門外,連基本的解釋姿態都欠奉,如此傲慢,底氣何來?
對患者而言,體檢沒用所造成的損失,無法只用金錢來衡量。原本可早發現、早治療的癌癥拖成晚期,右腎摘除、骨轉移的痛苦,抗癌治療的煎熬,都會讓其身體和精神遭受巨大痛苦。更讓人心寒的是,作為法律從業者,她尚且會在維權路上舉步維艱,拖著病軀費時費力都要不到一個明確的說法,普通消費者的處境可想而知。
十年體檢未能預警,不是概率問題,而是責任問題。體檢行業的核心價值,在于用專業和嚴謹為生命站崗。若任由“走過場”成了常態,體檢報告就會變成廢紙,健康防線也會崩塌。這不僅會讓公眾對體檢行業產生信任危機,還可能讓一些潛在的疾病得不到及時治療,從而延誤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涉事體檢中心不能再躲下去,應直面問題,不回避、不推諉,主動深入調查事件真相,給公眾一個明確的交代。
同時,監管部門也應高度重視行業亂象,主動出手,體檢行業藏著多少類似的“走過場”?機構資質是否合規、檢測流程是否規范、醫務人員是否盡責,都該來一次徹底排查。別讓虛假的體檢報告,成了健康隱患的“遮羞布”,延誤治療的“攔路虎”。只有從嚴監管、嚴肅追責,才能讓體檢真正發揮健康守門人的作用。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