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 (高文瀟、彭昱凱)7月16日,由中國國創會、中國教育電視臺和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五屆“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迎來最后階段的比拼——中外青少年展演。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高中生,與美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來華留學生齊聚京城,以語言為媒、故事為橋生動傳播中華文化,通過演講、即興問答、才藝展示等方式角逐出“中國故事精彩講述者”等多個獎項。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是首個以中華文化傳播為主題,面向海內外青少年的大型人文綜合素養類活動,活動通過朗誦、演講、戲劇獨白及中華才藝等形式為廣大青少年提供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交流的平臺,分為高中組、大學組、來華留學生組和海外組。自 2020 年啟動以來,活動已累計吸引近140萬中外青少年報名,在全國40余個城市舉辦線下活動,共有來自 14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來華留學生參與其中。今年,活動共吸引近24萬青少年報名參與,歷經層層考驗,最終有90位優秀選手進入最后的中外青少年展演。
本次展演活動分為高中組、大學組、來華留學生組三個組別,選手們圍繞全新主題,從不同角度詮釋中國故事的豐富內涵。高中組以“My Beloved Hometown(我熱愛的家鄉)”為主題,學子們講述家鄉的人文風情、發展成就,在對故土的深情中展現中國大地時代變遷;大學組聚焦“China and I in the Tide of the Times(時代浪潮中的我與中國)”,青年們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在時代發展中與國家同成長的故事,體現當代青年的擔當與思考;來華留學生組則以“我從這里感知中國(Understanding China Through My Experiences Here)”為視角,通過日常見聞與親身經歷,解讀真實立體的中國,傳遞跨文化交流中的感悟。
展演中,來自五洲四海的來華留學生們結合自己在中國的親身經歷,講述對中華文化的獨特感知,每一個故事都如同一次美妙的文化奇遇記,呈現出真實、鮮活的中國形象。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張雪玲分享她的中國文化特別體驗——寒冬時節來到洛陽,看到身著唐裝的姑娘們在古城街頭嬉戲游玩,那一刻讓她仿佛穿越千年,夢回大唐。“變身唐朝公主的體驗太神奇了,化妝師小姐姐一邊幫我打造精致的唐妝,一邊講解每個細節背后的歷史。”身著襦裙漫步應天門、九州池,她恍然領悟:中華文化不是博物館里的靜物,而是可觸摸的生活脈搏。
來自尼日利亞的青年張帥哲講述了自己與中國傳統布袋木偶藝術相遇的故事。一次文化體驗課上他邂逅布袋木偶,初次嘗試操作木偶東倒西歪,老師卻稱贊“最有創意的表演”,并鼓勵他“(操作)木偶如茶,需靜心泡”。后來他學會了用三根指尖演繹人物悲歡,經常把這小小的木偶帶在身邊,仿佛提醒自己“文化如巧克力,不嘗怎知其甜”。
留學生們用小切口展現大主題,這些跨越山海而來的中國故事,既是留學生的生活印記,更是世界感知中國的鮮活窗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