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老兵李明海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通訊員 蔣夢曉 魏婧
2025年夏,湖北隨縣新街鎮墩子灣村的蟬鳴依舊響亮。一座普通的農村小院,“光榮之家”的銘牌比地址牌更醒目。96歲的李明海步履蹣跚,他是這個63萬人口縣唯一健在的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兵。
經歷著名的淮海戰役、渡江戰役、解放華中南戰役,兩度奔赴朝鮮戰場……他的身份從新四軍,到解放軍再到志愿軍,在和平時期主動放棄公職回家務農,深藏功名。他用一生詮釋了什么叫做“永不褪色的軍人本色”。
放牛娃的抉擇
李明海8歲時,父親被土匪槍殺,母親憂郁成疾,不久就撒手人寰,他與妹妹跟著爺爺奶奶生活。1944年秋,新四軍第五師獨立團行軍至河源店時,15歲的放牛娃李明海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決定。
那天正在財主家放牛的他,看到隊伍經過,想都沒想就扔下牛繩跟了上去?!芭E芰艘ご?,但打日本鬼子更重要”。
入伍后,他被安排到獨立團三營七連,先后當過通訊兵、衛生員,部隊首長看他機靈,培養他成了一名偵察員。
李明海跟隨部隊輾轉各地,目睹和參加了數十場對日作戰。
四望山突圍戰,讓他不堪回首。“日本人把我們圍在山頭,子彈像下雨一樣。有個戰友就在我眼前倒下,血濺到我臉上還是熱的。”2021年李明海在新街鎮小學作報告時,孩子們清楚地記得,老人說到這里突然沉默,反復整理胸前的紀念章。
戰場上的成長
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再到抗美援朝,戰火將這個農家少年錘煉成真正的戰士。
解放戰爭時,李明海的部隊編入華野,打開封、戰濟南、圍殲張靈甫。
“歷時兩個多月的淮海戰役,天天都可以聽到槍炮震天響,戰場上到處都是尸體,根本沒有時間掩埋,慘??!”淮海戰役勝利后,李明海所在部隊馬不停蹄南下,1949年4月21日,李明海所在部隊遵照中央軍委的命令和總前委的指示發起渡江戰役。
1951年在朝鮮785高地,戰斗從6月13日持續到20日,戰后785高地被削平50余厘米。他和戰友去偵察敵情,一枚炸彈落在李明海身邊,一個戰友當場犧牲,他右腿兩處受傷,白森森的骨頭裸露出來,他被戰友強行拖下陣地。
1952年10月,李明海的部隊接到回國休整命令。李明海哽咽道:“去朝鮮時120多人,回來只剩下8個?!?/p>
鋤頭代替鋼槍
1955年李明海光榮退伍,1958年他被調到黑屋灣水庫當管理員,1962年水庫精簡人員,他主動找到領導:“我是黨員,讓我先走吧?!庇谑?,李明海一根扁擔兩個筐,帶著愛人、挑著剛出生4個月的娃娃,回到了墩子灣村,村里一間倉庫保管室就成了他的家,這一住就是幾十年。
李明海扛著鋤頭下地,有人問他:“你在朝鮮都立過二等功,咋還回來吃苦?”他擦了把汗說:“我打了十幾年的仗,就是為了讓老百姓吃飽飯,現在我種糧食,不就是為了這嗎?!?/p>
他先后擔任過生產隊保管員、護林員。大家最信任他,因為他做事最公道,心里裝著的永遠是集體。
“永不退伍”的兵
原新街鎮退役軍人事務站站長周忠學,對李明海一家很是熟悉。
周忠學介紹說,李明海的后輩深受他的影響。
在李明海的教育和鼓勵下,2021年3月,孫子李毅揚光榮參軍入伍,李毅揚說:“進入綠色軍營,穿上爺爺曾經穿過的軍裝,接過爺爺曾經扛過的槍,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每次去他家,李明海總是衣著樸素整潔,精神矍鑠,他的房間里總是收拾得整整齊齊,床上被子疊成“豆腐塊”。
“比起犧牲的戰友,我活得太長了?!比缃?,聽力困難的李老常這樣念叨。但在村民眼里,這位九旬老兵就像村口那棵老樟樹——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關于信仰與堅守的生動注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