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5日,盛夏夜色中的武穴市廣濟時光4A景區熱鬧非凡,璀璨的燈光、迷人的景色和各具特色的市集攤位吸引眾多市民流連其中。
“景區新設了免費的市民創業市集和文化生活市集攤位,為市民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市民夏婧欣喜地說,“這里還增加了免費的無動力兒童樂園,設立了母嬰室,新建了一些便利店,累了可以歇歇腳、降降溫,很貼心周到。”
自5月下旬啟動公共服務升級和功能配套完善工程以來,景區推出民生微實事項目,為群眾提供休閑、納涼、創業、購物等一系列便民服務,獲得市民好評。
這是武穴市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的一幕。

“要讓一樁樁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武穴市委書記、市長查俊表示,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穴堅持開門教育,一體推進學查改,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民生為大”,聽民聲、解民憂、辦實事,進一步錘煉黨性、轉變作風,讓順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落地落實,越來越多的“民生清單”正變成“幸福賬單”。

7月7日,暑熱正盛,武穴電子信息園暑假“愛心托管班”正式開班,園區100余名職工子女有了安心去處。教室里,大學生志愿者正通過互動問答、集體誦讀等形式,為小學生們講授以“珍愛生命,預防溺水”為主題的安全教育課,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識。
7月初以來,為有效緩解企業職工子女暑期“看護難”問題,在武穴電子信息園、武穴萬達商圈,由共青團武穴市委聯合武穴經濟開發區、市教育局及屬地鎮(街道)等單位組織開辦的29個暑假“愛心托管班”陸續開班,托起少年兒童平安多彩暑假。
武穴電子信息產業園暑假“愛心托管班”,依托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志愿服務隊、黃岡師范學院曙光志愿服務隊13名志愿者的力量,為115名職工子女開啟了愛心托管之旅。
“孩子可以送到園區‘愛心托管班’,家長在廠里安心上班,孩子們快樂學習,課外活動豐富,再也不用擔心溺水等安全事故發生。感謝園區和相關部門對企業員工的關心,我們感覺在園區工作越來越有奔頭了。”湖北知食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路興為這一務實舉措連連點贊。

此外,共青團武穴市委還整合各類資源,與武穴市紅十字會、市公安局、市檢察院、市法院等單位聯手,為全市各暑假“愛心托管班”精心策劃一系列特色課程,涵蓋禁毒宣傳、醫療科普、科技創新、生態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進一步拓展孩子們的視野,呵護他們平安健康成長。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穴市相關部門和單位傾聽民聲,積極回應廣大群眾訴求,在全市籌建暑假“愛心托管班”,實現12個鎮(街道)全覆蓋,吸引返鄉武穴籍大學生志愿者熱情參與,有效解決了家長的后顧之憂。
共青團武穴市委學少部負責人梅傲雪說,通過“團組織牽頭+企業支持+高校及社會力量參與”的協同模式,將暑期托管納入服務企業的配套體系,讓暑假“愛心托管班”成為集看護、教育、成長于一體的暑期綜合服務平臺,為少年兒童提供了有溫度的假期陪伴。

7月,熱浪滾滾,城市更新步履不停。7月3日,武穴街道鐘樓社區興家村西路與永寧大道交匯處,兩幢民房被順利拆除。這意味著興家村西路改造邁出了關鍵一步,這條堵塞多年“斷頭路”也即將貫通。
道路不暢,成百姓出行“心頭病”。在武穴城區,興家村西路聯接該市永寧大道、武博路,長期以來都是實驗二小4300名師生以及周邊510戶2100余名居民的必經之路。然而,由于常年缺乏有效維護,路面破損嚴重,每逢雨季,積水如洼,車輛行人通行舉步維艱,安全隱患重重。此前,鐘樓社區連續多年對該路段進行改造,但受限于4戶房屋“堵”在出口,道路始終未能提檔升級。
“這條路年年修、年年補,但堵塞的根本問題得不到解決,學生上下學的時候依然人車混行,家長們的心就得‘懸’到孩子畢業。”鐘樓社區黨委書記郭長征無奈地說。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穴城市更新三區指揮部迅速行動,相關市直部門干部下沉一線,充實社區力量。包保干部挨家挨戶走訪,耐心溝通,傾聽居民訴求,贏得了大多數居民的支持。興家村西路中段占道建筑順利拆除。居民門口堆放的柴物得以清理,為道路改造升級打下了基礎。
面對剩余4戶征遷難題,武穴城市更新三區指揮部組織該市文旅、財政、醫保、社會工作部等部門包保到戶,與街道、征補中心及社區成立聯合工作組,開啟“5+2”“白加黑”工作模式,逐戶走訪,深入了解征遷戶的實際困難和訴求。產權認定不清晰、補償標準存爭議……一個個難題擺在大家面前。征遷專班經過30余次入戶協商、10余場專項研判,目前已完成3戶自建房的征收及拆除工作,成功打通了連接永寧大道的關鍵“咽喉”節點。
社區居民胡志琴高興地說:“這下好了,以后接送孩子再也不用繞遠路、走破路了,附近居民即將迎來‘興家又興業’的好日子。”隨著征遷工作不斷推進,未來這條路將實現雙向通行,有效緩解武穴城區永寧大道至武穴實驗二小路段的車流壓力,惠及周邊近萬名群眾。
自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穴市圍繞城市更新,列支1億元本級獎補資金,向上爭取2億元專項資金,推進七大片區老舊小區改造,加快濱湖新區建設,打造“城市會客廳”。

7月11日,位于武穴市石佛寺鎮的湖北炎美米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炎美米業),4條大米生產線高速運轉,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
“現在正值旺季,企業的資金缺口得到了解決,所有設備都開足馬力,滿負荷生產。”炎美米業老板涂玉炎心中的石頭落地了。
炎美米業是石佛寺鎮一家以生產優質大米為主的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品信譽良好,供不應求。然而,因老廠房不動產證缺失地上建筑物登記信息,導致企業融資抵押登記受阻,生產計劃將嚴重延誤,企業老板一度十分焦慮。
石佛寺鎮黨委書記彭小勇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啟動“石好辦”營商環境響應機制,當日下午便與武穴市重點項目服務中心取得聯系,同時聯動該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金融辦和中國銀行武穴市支行,針對抵押物認定這一關鍵“瓶頸”,創新采用“抵押物+企業信用”復合評估模式,為企業量身定制融資方案,最終形成“300萬元抵押貸款+200萬元信用貸款”的組合支持。
石佛寺鎮經濟發展辦主任呂旭鵬介紹,5月26日,隨著抵押登記手續順利辦結,炎美米業拿到銀行一次性投放的500萬元信貸資金,較常規流程提速超30%。此舉化解了“有資產難抵押”的困局,讓企業切身感受到“石好辦”營商品牌的速度與溫度。

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武穴創新建立“政企面對面”現場辦公機制,聚焦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通過完善企業訴求處置閉環機制,常態化開展“企業問需會、周五重點項目督辦會、民營企業座談會”等活動,確保問題“收得上來、派得下去、解決得了”,推動部門、屬地與企業零距離對接、實打實解決問題。
5月初,武穴市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武穴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與祥云集團、華新水泥、民本集團等51家企業負責人面對面溝通交流,聽取企業的所憂所盼和意見建議,并對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交辦。隨即,由武穴市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中心牽頭,圍繞完成時限、具體責任人、責任單位、責任領導、進展情況,制定詳細的問題交辦清單,督促相關單位和責任人按照時間表,限時落實到位。
今年以來,該市共兌現企業獎補資金3200萬元,辦理稅收減免退2.7億元,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82個、招工3868人、發放貸款41.66億元。
來源: 黃岡市融媒體中心(特約通訊員 郭占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