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實習生 王玉林 通訊員 談小珂 湯文慧)凌晨兩點,床頭手機屏幕驟然亮起,江夏區公安分局紙坊街派出所社區民警牛相超迅速接起電話。電話那頭,一名學生因疑似遭遇電信詐騙而驚慌失措。“別急,慢慢說,我在聽。”牛相超聲音沉穩,這位被同事們稱為“老黃牛”的駐校民警24小時在線。

從“獨角戲”到“大合唱”
2022年,牛相超轉任社區民警,扛起了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和湖北生態學院兩所高校的平安重擔。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陷阱,他意識到,單靠民警宣講,效果有限。
“得把學生都動員起來!”他突破傳統講座模式,著手孵化“校園反詐志愿隊”,從各學院遴選學生骨干,細心培訓成為“反詐宣傳員”。
“代考包過?醒醒!騙子包走的只有你的錢包和智商稅!”這些宣傳員帶著身邊發生的案例走進宿舍、班會,將防騙知識轉化為校園日常話語。
面對詐騙手段不斷翻新,牛相超積極爭取分局和所支部支持,邀請省廳反詐中心及分局反詐民警入校開展靶向講座。兩年來,20余場反詐宣講將安全課融入新生教育、主題班會,給年輕的心筑起一道“防護墻”。

從校園角落到心靈深處
在牛相超的警務版圖上,不僅有看得見的巡邏線,更有實用實效的守護措施。
當校園里電動車亂停亂放,常常撞到行人時,牛相超積極推動學校下大力氣整治,嚴格管住校外車輛進出,劃定專門的停車和充電區域。學生宿舍有火險隱患,他定期和學校老師一起查宿舍,先后查處違規使用大功率電器23起,整改亂拉電線100處,把危險在苗頭階段統統掐掉。
“急事難事,隨時找我。”牛相超將自己的聯系方式貼滿校園每個公告欄,讓手機24小時開機在線。去年暑假一個深夜,一條在校學生流露輕生念頭的圖文信息,經學生輾轉傳至牛相超的微信。情況緊急,牛相超火速聯系學校、家長,緊要關頭破門而入,阻止了悲劇的發生。事后,得知家庭矛盾是學生心理壓力的源頭,他多次回訪當事學生及家長,直至確認矛盾已徹底化解。無論工作多么繁忙,他都堅持定期去學校心理輔導中心,參與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一些發生在師生、學生間的小摩擦,因他的敏銳發現和及時介入,被化解于無形。

從被動響應到主動織網
“學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安全治理要融進學校的方方面面。”牛相超和他的警務室團隊以“深度融入、精準護航、全時響應”為準則,主動織密校園安全守護網。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每月兩次的行政例會,牛相超從未缺席,每一次他都耐心傾聽、收集校方訴求。有一次,校方提出校園外賣頻繁丟失,牛相超實地勘查后,建議并指導在校園外賣架附近加裝多個攝像頭,從那以后外賣丟失事件大大減少了。
“網上刷單的騙局可千萬不要相信。”在開學季、各類國家級考試等人員集中的高峰期,牛相超抓住機會開展反詐宣傳。一場大型考試下來,他往往累得聲音沙啞。
“牛警官在,夜里走路都踏實。”無論節假日還是深夜時分,只要學校有事,牛相超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我就是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當好他們的安全員、宣傳員、辦事員。”不善言辭的牛相超平日里談到學生的情況時,擰緊的話匣子就被打開了。“小李,下次不要再把行李箱忘在車上了。”走在校園里,牛相超和路過的學生熟絡地打著招呼,學院學生的“生活檔案”他早就牢記于心。
從治安前線到校園深耕,牛相超以“老黃牛”般的韌勁,踐行著最樸素的誓言。
·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