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邱睦
通訊員 邵恒媛 段寅杰
“收購商”豪擲數萬元定金求購翡翠,“恰巧”此時,直播間出現了低價翡翠原石。進出賬一合計,自己居然可以白賺20余萬元。
這并非天降商機,而是一場“定制”騙局。近日,經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詐騙罪提起公訴,被告人周健、胡軍、崔燕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十一個月至二年十個月不等,并處罰金。

這場“劇本”精心編排、“演員”默契配合的詐騙雙簧戲始于2024年初。被害人孫婆婆被引流進入一個玉石直播間。“當時實時在線的網友就有30多人。”孫婆婆說。
在屏幕中,主播周健熟練地推銷各類“收藏級”“市場免檢”玉石珠寶商品,其介紹的貨料標價動輒數萬元,經他與貨主砍價總能以千元低價成交,“物美價廉”的假象讓孫婆婆深信在此能“撿到寶”。
2024年2月,周健操作“文宏”微信號將孫婆婆拉入一個特定的微信群。但這個表面上“交易頻繁”“生意興隆”的群組,實際上早已被周健牢牢掌控。據事后警方調查,群內超過九成的成員,均為其操控的“水軍”賬號。孫婆婆不明就里,眼見群內大額交易不斷,誤以為自己身處于一個真實、活躍且頗具實力的玉石交易圈,警惕心被逐步瓦解。
見孫婆婆“上鉤”,同年3月初,周健搖身一變,以豪購商“馬卿”的名義向孫婆婆提出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定制需求”,并下足誘餌:愿意以52萬元的總價,求購一塊特定尺寸、水色的翡翠原石,并通過微信轉賬5.2萬元作為定金。
與此同時,直播間里“送貨上門”:就在“馬卿”繳納定金后,周健的直播間中,“恰好”出現了一塊與“馬卿”需求高度吻合的翡翠原石,半價急售僅29.7萬。這個價格令孫婆婆既驚訝又興奮,因為只需將原石轉讓一次,便可凈賺20余萬元,孫婆婆當即下單,并支付了貨款29.7萬元。
眼見“捕獵”成功,周健迅速讓崔燕冒充“馬卿”助手赴武漢與孫婆婆面簽協議,約定于3月28日現場交易,并一次性結清剩余46.8萬元貨款。胡軍則藏在幕后,操控“馬卿”微信號與現場扮演“助手”的崔燕進行語音通話。
然而,隨著約定交易日期臨近,“馬卿”開始以工作繁重、資金周轉困難等理由不斷推后交易時間,直到承諾的交易徹底化為泡影。
正當孫婆婆心中不安加劇,尚未完全醒悟時,定制騙局竟又“升級”了。一周后,孫婆婆在直播間看中兩塊翡翠原石。“料子已經加工好了,起了一對手鐲,種水很不錯,市場價得40萬-50萬,現在按原價只需22萬!”正當他猶豫之時,群里又冒出了買家。并且,買家的需求“精準”地提出了與直播間展示一致的玉料需求。
兩次騙局所用的伎倆一模一樣。
尚未從前一筆虧損中完全回過神的孫婆婆,再次咬牙購入原石。但結局如出一轍——轉賬7萬元定金后,買主開始找各種借口拒絕付尾款,導致玉料擱置在孫婆婆手中。逐漸察覺到不對勁的孫婆婆開始與周健協商退款退貨,對方迫于壓力僅退還了10萬元。
2024年4月19日,恍然大悟的孫婆婆到公安機關報警,周健于5月26日投案自首。兩天內,胡軍、崔燕主動到案配合調查。經鑒定,孫婆婆購買的翡翠原石實際價值為4000元、1500元,購買的手鐲實際價值為3.8萬元。公安機關另查明,周健等人采用上述方式詐騙另一名被害人的財物共計14萬余元。
8月28日,案件移送至江漢區檢察院審查起訴。因胡軍在本案中的地位、作用尚不明晰,承辦檢察官李苗引導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從周健等四人已被扣押的手機中獲得的信息,查明是否存在其他被害人;調取周健與胡軍之間的聊天記錄、記賬明細,并再次對周健等人展開訊問,進一步完善證據鏈條。
經依法審查查明,周健于2023年5月組建珠寶公司。該公司采取視頻直播方式銷售玉石及相關制品。公司聘請胡軍擔任公司主管,負責財務核算、員工招聘、玉石采購等工作。此外,公司還聘請崔燕擔任公司客服主管,負責培訓公司客服人員、對接客戶等工作。
“該案中,胡軍、崔燕明知周健實施詐騙,仍配合其完成定金轉賬、安排客服人員發送直播鏈接、收取詐騙款項等行為,直播間的火熱氛圍、微信群的火爆交易、精準定制的原石需求均為周健等人營造出的假象。”承辦人表示,周健等人正是利用了被害人企圖轉賣玉石獲利的心態才能多次得手,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孫婆婆39.5萬元、騙取另一名被害人14萬余元,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定,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
2024年12月,江漢區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對周健等3人提起公訴。鑒于被告人具有自愿認罪認罰、自首等情節,且周健、胡軍家屬已代為償還被害人全部經濟損失,取得被害人諒解,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采納檢察機關全部量刑建議,判處周健有期徒刑四年十一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判處胡軍有期徒刑四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判處崔燕有期徒刑二年十個月,緩刑三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
近期,檢察機關在辦案中發現,部分不法分子利用玉石鑒別難度大、價值評估專業性強等特點,通過以次充好、偽造鑒定證書等手段實施詐騙。為此,檢察官鄭重提醒廣大市民:玉石雖美,交易需慎,應增強風險防范意識,理性參與、仔細甄別,切勿輕信“一夜暴富”“內部渠道”“穩賺不賠”等不實宣傳,避免因盲目輕信而落入不法分子設計的陷阱,蒙受不必要的財產損失。(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