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王媛
通訊員 陳道林
實習生 李美琳
近日,第66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成績揭曉,中國隊斬獲團體總分第一名,6名參賽選手全部將金牌收入囊中,展示了中國數學競賽的雄厚實力。在這6名參賽選手中,有三名來自武漢,他們分別是武漢經開外國語高級中學的徐祺銘和談弘毅,以及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的鄧哲文。

兩名學生創IMO歷史
據悉,來自武漢市兩所學校的三名同學同時入選IMO中國隊并全部摘得金牌,在IMO中國隊參賽記錄中尚屬首次。在此次競賽中,武漢經開外國語高級中學的談弘毅同學發揮出色,以40分的優異成績位列世界第6;徐祺銘同學同樣表現不俗,獲得36分,排在世界第12名。最終,中國隊以15分的優勢反超,在7年中6次斬獲IMO團體總分第一,經開外校兩名學生也斬獲金牌。

徐祺銘(左),談弘毅(右)
在2024年,徐祺銘曾入選IMO國家隊,并榮獲第65屆國際數學奧賽金牌。他因此成為湖北省首位高一、高二連續入選IMO國家隊的學生。這也是武漢經開外國語高級中學學生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的第3枚金牌。
取長補短共摘金牌
7月21日,徐祺銘和談弘毅回到經外高中的校園探望師生。
“初中我們就是一個班的,高中也同校同班,這一路走來,相互認識、相互幫助,情誼很珍貴。”談弘毅說,在學習上,兩人各有千秋。徐祺銘思維穩重,解題步驟嚴謹規范,他則思維活躍,常常能想出新穎獨特的解法。
有時遇到一道難題,他們會圍坐在一起,激烈討論,各抒己見。徐祺銘的媽媽笑著描述:“數學在解法上是百變的,徐祺銘有了想法的時候,可能談弘毅又有另一種解法,要是誰不服誰,那可能還會有些爭論呢。”正是這種思維的激烈碰撞,讓他們能夠取長補短,結合彼此的想法,得出更優的解答。“大部分題目在與同學、老師討論后基本都能解答。”
談弘毅告訴記者:“徐祺銘給我的主要感覺就是踏實。只要他聲稱做出來的題目,我們都非常相信他,而且他幾乎從沒有扣過過程分數,解題步驟寫得非常嚴謹,這方面我確實得向他學習。可能在某些題目上,我的思維會稍微快一些,能想出一些新點子。”

2024年,談弘毅曾在國家隊選拔中失利。他表示:“那是我考試第一次選拔失利,當時我就意識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的水平還有不足。”但他并沒有被挫折打倒,而是選擇遵循老師和學校的教導,努力學習沉淀。“今后一年,我繼續努力,每天都能克服一些困難,獲得一些進步,最終的成績也就水到渠成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談弘毅憑實力斬獲金牌。“數學首先是一份熱愛,我喜歡數學,再加上在這方面有點天賦,我相信天賦和熱愛結合起來,會對我的人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他說:“只要平時努力,最終的結果一切都是順其自然的,都在意料之中。”
對于未來,談弘毅也有自己的思考:“接下來,我可能會作為一個數學愛好者去研究一些數學方面的問題。當作為愛好者的時候,我覺得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我能看到數學題新的方面,也會有新的想法,去發現數學的美好。”
學校及早發現、全力托舉
武漢經開外國語高級中學執行校長李軼在談到學生的培養時,語重心長地說:“發現孩子的興趣并引導他們,是一個長期而細致的過程。這需要教練和老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用心去發現、深入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進行針對性地引導。”他認為,兩名學生取得的成績,不僅僅是學校的榮譽、個人的榮譽,更是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和湖北省的榮譽。

執行校長李軼帶領經外超常教育中心數學競賽教練李忠羿老師、何奇老師、高二年級主任胡海東接機
李軼校長鼓勵更多的同學積極投入到競賽中來,他說:“大家其實都有這樣的機會。只要努力,每個人都有可能創造奇跡。”他表示,經開外校一定會繼續秉持包容開放的姿態,為這些學有所長的孩子提供更好的平臺,托舉他們的成長。自建校以來,學校始終致力于讓每個選擇經外的孩子發現自己的特點,發揮特長,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學校以開放的姿態、頂級的資源,全方位賦能,愿意與有理想、有情懷、有能力的老師精誠合作,為每一個有特長的經外學子插上騰飛的翅膀,助力他們登上成功的高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