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朱惠芳)為增強青少年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法治觀念,防范和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近日,武漢市武昌區積玉橋司法所聯合積玉橋街道沙湖社區開展“送法進社區”活動,為暑期青少年托管班的小朋友們開展了一場干貨滿滿的普法講座。

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
積玉橋街道社區律師、湖北偉度律師事務所趙丹律師從“什么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的表現”“欺凌行為產生的法律后果”“如何正確預防應對校園欺凌”四個方面為青少年進行法治教育。讓同學們深入認識“打、罵、傳、嚇、毀”等行為暴力、語言暴力、心理暴力等均屬于校園欺凌的不同表現形式,學習掌握正確應對的方式方法。現場結合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十大典型案例、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四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等具體案例加以分析,讓在座的學生了解即使欺凌者是未成年人,也需要為自己的欺凌行為承擔法律責任,法律不會因為欺凌者是未成年人就姑息縱容,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從而引導青少年們面對校園霸凌,拒絕參與、拒絕沉默,勇敢向欺凌說“不”。
“小強在同學群里發了一張小偉經過PS的丑照,并配上嘲笑的文字,讓很多同學跟著一起嘲笑。這種行為是否為霸凌行為?”“在班級群公然侮辱同學會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嗎?”現場的互動提問讓此次普法活動推向高潮,同學們踴躍舉手,現場氣氛熱烈。“以前不知道語言暴力也屬于校園霸凌,以為只有收‘保護費’、打人才是,現在我知道了,要是遇到了這種行為我要勇敢說“不”,向老師、家長或公安機關求助,用法律的武器制止欺凌!”參加活動的李同學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體會。

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
下一步,積玉橋司法所將常態化聯合學校、社區開展形式多樣普法活動,共筑防欺凌法治防線,為孩子們營造和諧、安全的法治環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