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楊菁)7月24日上午,123名來自各區直單位和街道的優秀年輕干部,齊聚區委黨校,參加由武昌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全國干部教育培訓武漢大學基地聯合舉辦的武昌青銳強基提能專題研討班,開啟為期8天的“靶向賦能”之旅,為武昌高質量發展注入青春力量。

開班儀式。 通訊員供圖
開班式上,武昌區委書記作動員講話并為全體學員講授“開班第一課”,區委副書記、區長主持,部分區領導出席,各街道、各單位黨(工)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參加。

專題講座。 通訊員供圖
開班式后,來自武漢大學的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洪亮以《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及應用》為題作首場專題講座,探討了AI賦能武昌區產業升級、城市精細化管理及科技創新的實踐路徑,聚焦AI前沿與地方實踐,為整個研討班奠定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基調。
本次研討班特色鮮明、導向明確,在培訓對象的精準篩選、培訓內容的科學設置、培訓形式的創新探索等方面,圍繞“素質提升”這一核心目標展開了系統設計。
靶向選才:緊盯發展所需,精挑細選“武昌青銳”
“青銳”中的“青”字代表青春、活力、未來,是干部隊伍的源頭活水;“銳”字代表銳利、敏銳、進取,是推進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武昌區有一大批年輕干部在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等各條戰線,擔當作為、拼搏實干,處級年輕干部數量較三年前實現動態翻番。此次研討班的123名學員,正是區委立足當下所急和長遠所需,在政治素養與能力本領“雙過硬”的基礎上,從全區精心篩選出來的優秀年輕干部。學員結構凸顯“年輕化”特質,80后、90后、00后干部占比達95%,代表著全區各戰線、各領域最有朝氣、最有沖勁的年輕力量;學員類別體現“層次性”,既有工作多年的處級干部、科級干部,還有新入職的選調生、選聘生,覆蓋了不同職級、不同資歷的干部群體;學員培養彰顯“梯隊性”,后期計劃以“武昌青銳”為骨干,向上發展“武昌精銳”,向下培育“武昌新銳”,形成梯隊化培養格局,激活干部隊伍建設的源頭活水。
前沿賦能:鏈接頂尖資源,校地共享“最強大腦”
武昌轄區擁有豐富的頂尖資源,武漢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機器人學院、“雷軍班”導師團隊、阿里云研究中心、中碳登等齊聚于此,科教底蘊深厚、人才資源密集。此次研討班的課程內容,是“青銳”計劃的核心所在,也是武漢大學和武昌區校地共建的重要成果。前期,區委書記余松、區長范禮奎親自謀劃審定實施方案,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專程帶隊拜訪武大繼續教育學院院長朱偉,雙方精心商定、量身定制了“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課程內容。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校地雙方聚焦事業所需、崗位所用、干部所缺,確定圍繞科技創新、前沿技術、產業轉型、綠色發展等四大板塊開設課程,由15名武大專家教授為學員們開展專題授課,將有效實現“按需點菜、精準上菜”,科學賦能年輕干部能力提升。
模式破壁:創新教學場景,搭建多元“成長矩陣”
在時間安排上,培訓采取“一月全周期、每周雙日集中”靈活形式,每周四、周五“脫產靜學”,讓學員系統接受專題輔導;其余時間轉為“崗位踐學”,推動學員帶著課題深入一線、帶著問題返回課堂。這種設置既確保了核心課程的剛性落實,又保障了工作鏈條的連續運轉,切實破解“工學矛盾”。在形式創新上,構建了“專題講座+研討沙龍+移動課堂”的多元教學體系,專題講授突出權威性與前沿性,小組研討緊扣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及武昌區中心工作,移動課堂則依托高精尖企業、重大科創平臺開展沉浸式現場教學,引導學員在“聽說看悟”中完成知識遷移與能力躍升。
“青春當砥礪,揚帆正此期”。依托精心設計的課程體系與科學有序的培訓管理,學員們已迅速進入學習狀態。大家紛紛表示,將認真對待每一堂課、積極參與每一次研討,在仔細觀察中深化思考,在學真知、悟真諦的過程中加強磨煉、增長本領。全體學員將不負韶華,以銳意進取的奮進姿態,在支點建設與轉型發展的征程中勇立潮頭、爭當先鋒!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