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鄭力強 劉博
通訊員 李盼盼 宋彪
2025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49周年紀念日。一大早,75歲的楊玉芳來到唐山市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緬懷在地震中罹難的同胞。參加完紀念活動,楊玉芳又來到唐山市路南區新華南里社區,鄭重地將入黨申請書交給了社區黨組織。

楊玉芳
1976年唐山大地震,楊玉芳被砸成截癱,那年他26歲。
傷病的折磨,曾讓他痛不欲生。在各方關愛下,楊玉芳走出陰霾,活出了精彩的人生。目前,他已經出版了三本書,被稱為“輪椅詩人”,還與妻子一起登上了央視《星光大道》。2025年,他被評為“全國自強模范”。
“今年是唐山大地震49周年,我正式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入黨是我多年的夢想,以前總有顧慮,感覺自己是重殘。92歲的著名演員游本昌宣誓入黨,對我是一個震撼,也是一個鼓舞。”7月28日,楊玉芳對極目新聞記者說。
改變命運的23秒
截癱——多么現實而又無奈的稱謂,身體的截斷一分為二,一半生一半死,一半陰一半陽。病字旁里加一個難字,病里最難的就是癱呀。漢字的發明者您太偉大了!竟把一個“癱”字形容得如此形似、情似、神似、真似。
——摘自楊玉芳《輪椅人生》

楊玉芳的妻子高志宏
1976年7月28日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的23秒時間內,把一個重工業城市夷為平地,造成24萬多人罹難、16萬余人重傷,3817人被砸成截癱。楊玉芳就是截癱傷員中的一人。
“地震前一天的晚上,天氣特別熱,我很晚才睡,睡著沒多久就被吵醒了,外面一片哭喊聲。當時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跑,結果剛下床就被砸到腰上,疼得昏過去了。我是被鄰居扒出來的,后來又被抬上了軍車。”楊玉芳被轉移到遵化接受治療,隨后又到了江蘇南通。
剛到南通,讓楊玉芳印象最深刻的是街道上那一條條橫幅。“寧可我們受苦,不讓親人再流淚。”“唐山傷員受苦了,南通就是你們的家。”在這里,楊玉芳受到了這輩子都難以忘卻的關懷。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楊玉芳慢慢明白,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了。在南通,一位好心的護士送給他一個精致的魚缸。“魚缸里有兩條特別好看的金魚,人家的本意是哄我開心的”,可楊玉芳看著追逐嬉戲的金魚,觸景生情,流下淚來。一首五言詩脫口而出,“魚雙水中游,人孤床上愁。仰頭一口水,俯首幾聲求。”
1980年夏天,楊玉芳回到唐山,從火車站被抬著回家的擔架上,他在酷暑中用棉被緊緊捂住自己的頭,心里覺得“自己廢了,沒臉見人”。
楊玉芳的妻子高志宏,也是在那場地震中被砸成截癱。多年后,高志宏寫下回憶文章,“我的嘴被周圍的土堵住了……爸爸就離我一尺遠,我的手都能摸到他的腿,但爸爸從一開始就一聲沒吭,我心里有一種不祥的感覺,我好害怕!媽媽也在叫,離我也不遠。‘姐在這兒呢!我摸到姐的辮子了’是小弟,這時我知道自己死不了了,弟弟們拼命也會把我救出來的。”
心中有愛再出發
若不是地震我怎么可能高攀上人家!唐山大地震,你這是打了我一巴掌,又給了我一顆棗呀!盡管這一巴掌打得太疼太痛!但這顆棗是真甜呀。
——摘自楊玉芳《輪椅人生》

唐山市截癱療養院
為妥善安置地震截癱傷員,唐山建立了18所療養院。1981年投入運營的唐山市截癱療養院,是其中最大的一所。
7月23日,極目新聞記者走進唐山市截癱療養院,迎面看到一座大理石碑墻,碑墻上“為人民服務”的大字十分醒目。院子里綠樹成蔭,涼風習習,一名截癱傷員正在樹蔭下休息。療養院的主體建筑是一座白色瓷磚鑲面的兩層小樓,這里就是截癱傷員生活了40多年的家。
“震后剛剛五年,唐山幾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簡易房、抗震棚,包括政府、醫院、學校、商場……國家卻率先為我們這些截癱傷員蓋起了這么好的療養院。”1981年,楊玉芳住進了唐山市截癱療養院。
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讓楊玉芳一天天振作起來。在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高志宏。
“她是河北機電學院的畢業生,長得文靜秀氣,很有大家閨秀的風韻,尤其說話特別好聽。”楊玉芳說,“當我聽說有一個女大學生也被砸成截癱,就產生了結識她的愿望。”很快,兩人從相識、相知到相愛,一起走過了40多年。
“她是我的領導,這么多年一直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修正著我的錯誤。”楊玉芳笑著說。
“過獎了!我也離不開他,如果沒有他,我就什么事也辦不了。”高志宏在一旁補充道。
無愧于英雄城市
無論您在世界的哪座城市、哪個角落,都不會看到像唐山這么多自食其力的殘疾人。他們之中有賣報紙的、有配鑰匙的、有賣玩具的……他們真的無愧于這座英雄的城市。
——摘自楊玉芳《輪椅人生》

楊玉芳(右)和高志宏朗誦詩歌
心中有愛,生活便充滿了詩情畫意。從1982年起,愛好文學的楊玉芳拿起筆,找到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幾十年來,楊玉芳和妻子共同創作了幾百首記錄震后截癱傷員心路歷程的詩歌,并出版了詩集《心地放歌》。2016年以來,他又陸續出版40萬字的長篇小說《鳳凰吟》和14萬字的長篇紀實文學《輪椅人生》。
多才多藝的楊玉芳憑著一副好嗓子登上詩歌朗誦和歌唱舞臺,還上了央視《星光大道》。
除了文學創作,楊玉芳還堅持在城市繁華商業街區配鑰匙。很多人說現在都是密碼鎖、指紋鎖,需要配鑰匙的人不多了。楊玉芳笑著說:“我和老伴兒都有退休金,即使什么都不干也衣食無憂。配鑰匙只是我參與社會活動的渠道,我很喜歡這個工作。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干下去!”
2016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唐山市截癱療養院看望在震災中受傷的截癱傷員。在療養病室,總書記同楊玉芳、高志宏夫婦親切交談。楊玉芳把自己創作的小說和詩集贈送給總書記,還朗誦了自己寫的詩——《見了你們格外親》,歌頌解放軍當年抗震救災的英勇事跡。

楊玉芳寫下入黨申請書
多年來,楊玉芳一直有加入黨組織的想法,但考慮到自己是截癱傷員,總有很多顧慮。2025年6月30日,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這給了楊玉芳很大的鼓舞。經過反復考慮,他提起筆,鄭重寫下了入黨申請書。
7月28日上午,楊玉芳向唐山市路南區新華南里社區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楊玉芳老人雖然是截癱傷員,但生活態度積極向上,自立自強。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從來不找社區幫忙。平時他也是樂于助人,經常給居民免費配鑰匙。”一位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楊玉芳平時就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今天他又主動遞交入黨申請書,令人感動。”
“唐山抗震精神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唐山人民傳承了這種精神。”楊玉芳說,“唐山也是一座感恩的城市,我將繼續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回報社會,不辜負關愛我們的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