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通訊員 彭琪琳 李偉
實習生 郭元婷 溫寶
2025年主汛期,湖北省遭遇多輪強降雨和強對流天氣,十堰、黃石、黃岡等地洪澇地質災害風險高發。
7月28日,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火災綜合防治司通報14起典型案例,通報表揚湖北“早發現、早預警、早轉移”的基層防災減災救災實踐。
此前,湖北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先后數次發布風險提示,要求做好災害隱患巡查排查,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極目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十堰市、黃石市、黃岡市、神農架林區、荊州市等地通過加密巡查、科學預判、快速處置,成功避險14起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累計轉移群眾200余人,實現人員零傷亡。14起案例覆蓋山洪、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多種災害類型,基層干部和群眾展現出高度防災意識。
7月9日,十堰市鄖西縣遭遇極端暴雨,上津鎮孫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汪思華在巡查中發現村民屋后山溝土石異常堆積,立即上報并組織5人轉移。2小時后,泥石流沖毀6間房屋,因撤離及時無人傷亡。同日,該縣香口鄉孟川村黨支部書記張立榮發現山體垮塌前兆,緊急轉移15戶32人,3小時后暴雨性泥石流沖入5戶民宅,未造成人員傷亡。
鄖西縣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地根據強對流天氣黃色預警及時發布預警提示,啟動臨災預警“叫應”機制,通過短信、微信、應急廣播等多渠道向各鄉鎮、村(社 區)發布風險防范提示,要求嚴格落實24小時巡查值守制度,確保災害隱患早發現、早處置。
在黃岡市英山縣,6月19日,英太寨村黨支部書記安金祥發現山體出現約2米長裂縫,流水泛黃且伴隨泥沙、碎石滑落,憑借多年地災防治經驗,判斷即將發生滑坡,提前1.5小時轉移8人,最終60立方米泥石擊穿房屋后墻。黃岡市黃梅縣柳林鄉陳湖咀村則用竹子、紅布制作簡易隔離帶,警示車輛,保障3000余人出行安全。
荊州市公安縣斑竹垱鎮的“夜險夜搶”尤為典型。6月26日晚,楊家湖村黨支部書記蘇小梅發現渠堤漏洞后,村民自發捐贈160個編織袋和砂石料,20余名黨員群眾連夜奮戰5小時化解潰渠風險,保住下游600畝農田。
神農架林區下谷鄉利用應急廣播實時推送路況,提醒村民在道路排險清危結束前切勿靠近。黃石港區沈家營街道實施“隱患上報—部門聯動—專家研判”閉環處置,2次崩塌均未傷人。
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湖北累計有58起成功轉移避險案例被應急管理部通報表揚。
鏈接:7月28日通報的14起典型案例
案例1
7月9日,十堰市鄖西縣上津鎮遭遇強降雨,最大降雨達359.8毫米。
7時40分,孫家灣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村黨支部書記汪思華帶領村兩委干部雨中巡查發現,4組東河口余新坤屋后山溝內出現多處垮塌,溝內堆積大量土石,且雨水裹挾大量泥沙流出,根據經驗判斷有泥石流風險,于是立即上報。
之后,組織余新坤一家5口轉移至其親戚家居住,并在涉險區域設立警示標識。

泥石流沖毀房屋
9時50分,余新坤房后山體發生較大規模滑坡,混合著雨水形成泥石流,沖毀余新坤6間房屋。因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無人員傷亡。
案例2
7月9日6時40分,十堰市鄖西縣上津鎮絞腸關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村黨支部書記金明紅冒雨沿著河溝巡查發現,河水沒有漫漲,但河水顏色與往常相比變黃,水質渾濁。
8時30分,金明紅巡查至郭家溝口時,發現余正明屋前有大量雨水裹挾著泥土石塊異常流出,堆積在房屋周邊,根據應急管理部門平時培訓的防災避險知識判斷,有泥石流風險,于是立即上報。

泥石流沖垮后的房屋
同時迅速組織周邊受威脅的5戶20人轉移至集鎮及親戚家居住,并在危險區域拉起警戒線、懸掛警示標識。
在后續持續強降雨影響下,郭家溝內大量雨水裹挾著砂石、巖塊等沖擊至余正明等居民房屋周邊淤積,堆積方量約2000立方米,導致3戶房屋(其中10人已轉移)被深埋1米以上。因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無人員傷亡。
案例3
7月9日,十堰市鄖西縣槐樹林特場遭受暴雨極端天氣,最大降雨量達到267.8毫米。
12時20分,槐樹林特場范家坪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村黨支部書記寇章國在村三組滑坡點巡查發現,該處滑坡體局部出現土體溜滑、掉塊現象,滑坡風險加大,于是立即上報特場管委會,并以敲鑼方式發布預警,逐戶通知滑坡點周邊18戶60人迅速撤離到安全區域。

房屋受損嚴重
13時45分,范家坪村三組滑坡點局部區域發生較大規模滑坡,方量約100立方米,巖土體直接沖毀坡下1戶居民房屋。因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無人員傷亡。
案例4
7月9日,十堰市鄖西縣北部香口鄉遭遇強降雨,最大降雨達到359.8毫米。
8時左右,鄖西縣土門鎮自然資源和規劃所負責人項圓和香口鄉孟川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村黨支部書記張立榮雨中巡查村地質災害點時發現,村民徐國田房屋后側山體有巖土垮塌現象,判斷屬于滑坡前兆,于是立即組織1戶3人轉移安置到周邊安全區住戶暫住。

山體滑坡現場
10時40分,徐國田屋后山體發生滑坡,方量約500立方米,造成徐國田房屋后墻被推倒,床、衣柜等家具被掩埋。因提前轉移受威脅群眾,無人員傷亡。
案例5
7月9日12時,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孟川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村黨支部書記張立榮在雨中巡查發現,該村7組居民區屋后山體多處出現垮塌下滑現象,且周邊沖溝內洪水暴漲,判斷可能會發生地質災害,于是立即上報鄉政府,同時和村委會工作人員轉移危險區域15戶32人,安置到周邊安全區住戶家中暫住。

泥沙沖進屋內
15時40分,洪水裹挾著垮塌的巖土體形成暴雨性泥石流,方量約2000立方米,順著沖溝等地沖入坡下居民區屋內,導致5戶居民戶房屋受損,大量巖土堆積在屋內。因提前轉移群眾,無人員傷亡。
案例6
7月9日13時40分,十堰市鄖西縣香口鄉湖嶺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柯昌平巡查發現,嶺溝口滑坡體局部發生變形、掉落土塊,經研判屬于滑坡前兆,于是立即上報。

房屋被滑坡體掩埋
鄉政府安排干部迅速組織周邊涉險區域住戶6戶10人撤離到安全區域,并在危險區域拉起警戒線、懸掛警示標識。15時30分,嶺溝口發生較大規模滑坡,方量約3000立方米,損毀房屋3間。因發現早、轉移快,無人員傷亡。
案例7
6月30日,十堰市鄖西縣關防鄉遭遇強降雨,3小時累計降雨量達100毫米以上。4時許,關防鋪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村黨支部書記江成河接群眾成良玉電話,村民梁世芝房屋前后滑坡導致排水不暢可能會被淹,于是立即上報,并連夜轉移梁世芝1戶7人至安全地帶,同時組織人員對梁世芝房前屋后洪水排堵物進行清理。

組織人員除險
9時,房屋前后被淹,泥土與石塊隨雨水傾瀉淹沒屋前道路。關防鄉迅速組織鎮直干部,開展險情處置。雨勢減弱后,第一時間恢復道路暢通。因轉移處置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8
6月30日,十堰市房縣應急管理局根據強對流天氣黃色預警及時發布預警提示,啟動臨災預警“叫應”機制,通過短信、微信、應急廣播等多渠道向各鄉鎮、村(社區)發布風險防范提示,要求嚴格落實24小時巡查值守制度,確保災害隱患早發現、早處置。
7月1日7時,姚坪鄉化口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萬煜峰巡查發現,該村省道S281支線化太路化口大橋至村委會路段有散落石塊,上方高切坡幾塊巨石有松動、裂縫,存在崩塌風險,可能阻斷道路,將會影響附近2000名群眾出行,于是立即上報。

高切坡崩塌,交通受阻
接報后,姚坪鄉政府帶領工作人員對現場進行道路封控,拉起警戒帶、豎立警示牌,安排專人在道路兩端值守。7時30分,路邊高切坡發生200余立方米崩塌,導致交通受阻中斷。經現場清障除險,10時20分,交通恢復暢通,無人員傷亡。
案例9
6月28日晚至29日凌晨,黃石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
黃石市應急管理局根據強對流天氣橙色預警啟動應急叫應,點對點呼應至相關縣(市、區)、街道(鄉鎮),要求加強風險隱患巡查排查,提前果斷轉移危險區群眾。

對地質災害點開展巡查
28日19時,黃石港區沈家營街道南岳社區書記、隱患信息報送員方和生帶隊巡查地質災害及危房時發現,南岳社區牛尾巴193號樓前坑體出現裂縫,判斷存在崩塌風險,于是立即上報。沈家營街道辦主任周昊接報后,立即趕赴現場組織7戶14人轉移安置。29日8時,方和生再次巡查發現,牛尾巴193號樓前坑體發生崩塌,再次上報。9時左右,副區長崔巖帶領該區住房保障局、區應急管理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地環站等部門踏勘研判后認為,此處仍有地質災害風險,于是立即對危險區域拉設警戒線、豎立警示牌、實施封閉管理,告知周邊居民遠離危險區域并沿路排查周邊隱患。因發現早、轉移及時,無人員傷亡。
案例10
6月27日5時,黃岡市黃梅縣發布暴雨橙色預警,7時15分,柳林鄉小時降雨量達58毫米。柳林鄉陳湖咀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王亞洲巡查道路發現,通往停前鎮東沖村省道旁山坡出現異常,泥土松軟,小塊泥土掉落,坡下流水渾濁。憑借多年防汛工作經驗,王亞洲迅速判斷存在滑坡風險,考慮到山下S236主干道車流量和人流量大,一旦滑坡將造成嚴重后果,于是立即上報。

設置防護隔離措施
同時迅速組織村“兩委”及周邊群眾,對沿坡路段進行隔離,眾人就地取材,利用竹子、樹枝、紅布、交通警示錐等物品設置安全隔離帶,有效阻止過往車輛及行人靠近危險區域。9時35分,山坡發生松動滑坡,約350立方米碎石泥土傾瀉而下。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王亞洲組織干部群眾清理路邊泥土,并在路段兩側設置醒目警示牌,安排2人值守路口,提示過往車輛緩慢繞行。
11時30分,山體出現二次滑坡,約200立方米碎石泥土造成省道通行受阻。因預警及時、處置得當,無人員傷亡,保障了3000余名群眾出行安全。
案例11
6月19日,黃岡市英山縣遭受梅雨期強降雨,陶家河鄉英太寨小時降水量達62.4毫米。9時42分,英太寨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安金祥帶隊巡查市級地質災害點葉家塆發現,農戶劉振德屋后山體出現約2米長裂縫,流水泛黃且伴隨泥沙、碎石滑落,憑借多年地災防治經驗,判斷即將發生滑坡,于是立即上報。10時36分,成功將危險區域內2戶8人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并在涉險區域設置警戒線與警示牌,安排專人值守。

房屋主體被破壞
12時20分,滑坡發生,約60立方米山石泥沙傾瀉而下,將屋后溝道填滿,山石掩埋至二樓窗戶,后屋墻體被泥石擊穿。由于巡查及時、預判準確、處置得當,無人員傷亡。
案例12
6月20日,黃岡市英山縣遭遇持續強降雨,陶家河鄉12小時累計降雨量達108毫米。18時15分,閔家畈村黨支部書記、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員胡海軍雨中巡查時發現,七組村民胡石騰屋后山體出現土體松動、碎石滑落,憑借多年地災防治經驗,判斷山體隨時有滑坡的風險,于是立即上報。

屋后山體發生滑坡
村兩委迅速啟動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第一時間組織危險區域群眾轉移。18時40分,3名受威脅群眾被成功轉移至安全區域并得到妥善安置,同時在危險區域周邊拉起警戒線實施封鎖,嚴防無關人員進入。21日2時28分,滑坡發生,泥石約150立方米,擊穿胡石騰家屋后墻體。由于風險隱患排查及時、處置得當,無人員傷亡。
案例13
6月18日至21日,神農架林區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降雨,林區應急管理局果斷啟動叫應機制,持續不間斷提醒各鄉鎮要重點防范暴雨引發的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
21日5時21分,下谷鄉興隆寺村三組組長李發明在巡查時發現,離子山村級公路王功尖處山體發生崩塌,落石導致公路中斷、電力線路損毀,且上方山體有幾處巨石裂縫松動,存在二次崩塌風險。該公路是進村入戶的唯一道路,堵塞后將嚴重影響興隆寺村三組38戶105人出行,于是立即上報。6時12分,下谷鄉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及施工車輛到達現場,在崩塌山體兩側道路拉設警戒線值守,并立即組織排險清危、疏通道路。

山體崩塌,巨石堵塞公路
同時,利用QQ、微信、應急廣播等手段向興隆寺村發布預警信息,提醒村民道路排險清危結束前切勿靠近。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緊急搶險施工,8時55分,巨石排險清理完畢,道路、電力恢復通暢。由于風險隱患發現及時,排險清危措施得當,無人員傷亡。
案例14
6月26日20時,荊州市公安縣斑竹垱鎮楊家湖村黨支部書記、村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員蘇小梅帶領巡邏隊巡查溝渠堤道時,發現四支渠7組斷面出現漏洞險情,隨時有潰渠風險,嚴重威脅下游2個村小組87戶228余名居民及600余畝農田安全,于是立即上報,并在現場設置警戒標識。

亮后村民再次入水檢查加固
斑竹垱鎮政府接報后,在夜色中迅速動員20余名黨員和群眾開展搶險自救。村民們自發捐贈了160余個編織袋、3車砂石料及數方土方,經過5個小時連續奮戰,27日1時,漏洞險情得到有效控制。清晨,村民們再次下水對險情處進行仔細檢查和加固,確保險情得到有效控制。因發現早、處置及時,無人員傷亡。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