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鄧波
通訊員 強天林 萬端武 陳力博
7月29日17時許,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馬營子滿族鄉,一座“鋼鐵大橋”橫跨被洪水沖毀的王北溝門橋兩岸,西溝村百余名受困群眾相互攙扶,踏上這條剛剛搶通的“生命通道”。

7月28日,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馬營子滿族鄉因強降雨導致山體滑坡,造成進村的道路嚴重損毀,村民與外界失去聯系,受災最為嚴重的西溝村成了一座“孤島”。西溝村地處潮河支流上游,唯一的進村通路516縣道貫通沿途的高營子村、石門村和南大廟村等村莊。受持續強降雨影響,潮河支流水位急劇上漲,沿途道路被嚴重沖毀,下游多個村莊村民出村的唯一道路被阻斷,通信中斷、水電全無,救援刻不容緩。
7月28日15時40分,中部戰區陸軍第82集團軍某旅聞汛而動,200名救援官兵星夜馳援,火速抵達災區一線。

“作為抗洪搶險專業應急力量,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搶通道路橋梁!”29日凌晨3時抵達災區后,來不及休整,救援官兵便火速奔赴一線。道路分隊利用推土機、裝載機和挖掘機等工程機械協同作業,加固路基、填充路面、清理積淤,快速搶通受損道路,為后續救援部隊開辟通路。
“快一點、再快一點!”對講機里不時地傳來指揮員緊迫的催促聲。據現場救援官兵介紹,正在搶修的道路是貫通整個馬營子滿族鄉的核心道路。災害發生后,各個村子已經和外界失聯30多個小時,受困群眾出不來、救援力量進不去,如今,只有搶通這條道路,才能確保后續救援順利展開。“我們可以等,受苦的老百姓等不起!”二級上士賈博宇已經駕駛工程機械連續作業4個多小時。


在救援官兵持續奮戰下,隨著最后一斗石料精準填充,三公里有余的受損道路順利貫通,一輛輛重型救援裝備、物資運輸車輛、醫療救護車輛陸續通過,向著被困村莊更深處挺進。
當救援隊伍抵近營子村時,一座被攔腰折斷的橋梁橫亙在官兵面前。受洪水影響,這座王北溝門橋的橋面被沖毀,殘余的橋墩搖搖欲墜,湍急的河流肆意奔騰,任務分隊指揮員眉頭緊鎖、語氣堅定:“橋梁分隊,架橋!”
在哪兒架橋、怎樣架橋又成了一個新問題。指揮員侯松雷當機立斷:“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必須爭分奪秒!”他帶領連隊骨干認真研判風險、周密制定計劃,最終決定在原有橋梁上進行架設,并在橋梁上下游關鍵位置設置三處觀察哨與兩處應急救護組,全程嚴密監控水流變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省時間。

由于兩岸路基沖毀嚴重,為了保證橋梁架設順利,官兵們利用沙袋對兩岸進行加固,官兵們肩扛手提。
“倒車!”隨著哨音響起,一輛重型機械貨車緩緩駛入架橋點。操作手賈小敏目不轉睛、小心翼翼地操作著。“放起落架、插固定銷……”終于,橋端緩緩地落在對岸,伴隨著橋車緩緩駛過,試通車安全順利,這座橋梁成功貫通!
官兵們手拉手保護著現場西溝村的村民陸續過橋。人群中,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緊緊攥著戰士沾滿泥漿的手,哽咽難言:“看見你們,心就落到肚子里了!”
目前,救援仍在繼續當中。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