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實習生 王玉林 通訊員 楊保華) “我聽人說罌粟苗煮湯好吃,不知道有這么嚴重的后果。現在我才知道這是害人的東西,種不得一點?!?月25日上午,在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鎮金堰村村委會辦公室,聽到法官讀完判決結果,村民沈某連稱后悔。
因為非法種植毒品原株罌粟苗1670株,沈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一年。
為起到以案說法、警示震懾效果,當天,辦案民警鐘毅特意陪同利川市人民法院法官來到村里,當著村民和村干部的面宣讀判決結果。
7月29日,記者從湖北省禁毒辦了解到,今年以來,全省有21人因為非法種植毒品原株罌粟被刑事打擊。

沙洋民警開展禁種罌粟宣傳。通訊員供圖
近年來,湖北公安機關持續開展禁種鏟毒行動和禁毒宣傳教育活動,以加強科普防范和警示教育。各地組建400余支禁種鏟毒隊伍,通過車巡、徒步尋訪、無人機空中巡查等方式,對田間菜園、房前屋后、荒山草坡開展地毯式禁種鏟毒,對重點區域逐戶、逐塊踏查,全力鏟除罌粟毒品原株。
為減少被發現概率,少數非法種植人員特意將罌粟與其他農作物套種。警方無人機航測屢立戰功。隨縣萬和鎮的胡某將1400余株罌粟套種在成片油菜中間,2024年4月,被警方無人機巡查發現。
據統計,2024年以來,湖北省共鏟除非法種植罌粟18萬余株,查處違法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其中,每年有20余人因為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被刑事打擊。

宜昌民警發現并鏟除非法種植的罌粟。通訊員供圖
為從根源上減少非法種植,湖北公安機關實行一案三查、追根溯源,不僅查種植人員,還查種子來源、種毒流向。今年5月,湖北省禁毒辦在團風縣一個非法種植點鏟除62株罌粟后,指導屬地派出所前往種植戶家中搜查,在雜物間找到6顆余下的罌粟果,消除一處毒患。
種植罌粟為何難以禁絕?
“歷史上,由于鄂西和江漢平原地區存在食用、藥用罌粟的傳統,至今當地老人仍有留存罌粟種子種植,將罌粟殼用于食療等陋習,讓禁種宣傳教育任重道遠?!焙笔」矎d禁毒總隊禁制禁種支隊支隊長徐駿介紹,事實上,罌粟含有成癮性和毒性成分,食用會損傷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嚴重時可引發呼吸衰竭死亡。
湖北省公安廳禁毒總隊梳理近兩年來全省辦理的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案件,發現非法種植人員以農村地區60歲以上老人為主,占比約70%。他們普遍對涉毒違法犯罪認識不足,種植目的主要為藥用、食用。

咸寧民警鏟除非法種植罌粟。通訊員供圖
對此,湖北公安機關每年開展禁毒宣傳教育活動3000余場,組織禁毒宣傳“輕騎兵”進社區、進單位、進家庭、進場所、進農村,幫助群眾識毒拒毒防毒。公安民警在踏查的同時重點講解罌粟、大麻的特征和非法種植的法律后果。
此外,湖北省出臺了舉報毒品違法犯罪行為獎勵辦法,明確舉報涉毒線索最高獎勵30萬元,鼓勵群眾積極舉報涉毒違法犯罪。
通過持續巡防宣教警示,群眾禁種意識增強。湖北近兩年查獲的非法種植人員中,涉及兩次以上非法種植的占比不足0.6%。一批群眾積極舉報涉毒線索,成為公安機關的有力幫手。2025年4月14日,恩施市桑樹小學學生在聽了民警的禁毒宣教課后,向白果派出所舉報發現45株罌粟苗。
根據《刑法》第351條、《治安管理處罰法》第71條規定,種植罌粟500株以上構成犯罪,種植500株以下可予以行政拘留、罰款;被公安機關處理后再次種植或者抗拒鏟除的,不受種植數量限制一律追究刑事責任。
“罌粟是毒品原植物,無論出于什么用途,無論數量多少,種植、販賣、食用罌粟均屬于違法犯罪?!毙祢E說,廣大群眾切勿以身試法,發現有人種植罌粟應主動向公安機關舉報。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