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白云 周光潔 實習生 郭芷岑 通訊員 程文增)7月31日上午,由中共咸寧市委政法委員會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的“央省媒體咸寧政法一線行”正式啟動。采訪團走進咸安區向陽湖鎮綜治中心。在這個300多平方米、功能集成的規范化空間里,一樓服務大廳來訪登記、法律咨詢、糾紛調解等功能區井然有序;二樓智慧大屏上,交通卡口畫面實時輪巡。這個布局科學、運行高效的鎮級綜治中心,已成為群眾“只進一門、只跑一次”就能化解煩憂的主窗口。

采訪團在向陽湖鎮綜治中心。郭芷岑 攝
向陽湖鎮地處咸安、嘉魚和江夏三縣區交界,水網密布、沃野百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然而,本世紀初,這里曾因湖野風氣引發過嚴重沖突。近年來,向陽湖鎮以人民安寧為目標,探索出一條具有湖區特色的基層善治之路,連續三年獲評“平安咸寧建設先進鄉鎮”,創新“合議共管”工作法入選全國“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向陽湖鎮“合議共管”工作法展示廳。資料圖片
“群眾得實惠、集體增收益、法治聚人心。”走進“合議共管”展示廳,鮮紅標語映入眼簾。過去,村組集體經濟合同程序不透明、條款不規范,成為湖區治理的“老大難”。向陽湖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程文增介紹,中心創新推出的“合議共管”工作法,鎮綜治中心牽頭司法所、村“兩委”、村民代表、法律顧問等多元力量,構建“民主議、專業審、共同管”全流程閉環。
合同簽訂前,司法所進行合法性審查;履行中,數據實時接入區紀委監委智慧監督平臺;履行后,由村民理事會、鄉賢等開展履約評議。截至目前,全鎮已審查合同500余份,糾正不規范條款304份,幫助村集體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新增收入近千萬元,合同類糾紛實現“斷崖式”下降。
“群眾來反映問題,最怕找不到人、說不上話、辦不成事。”向陽湖鎮綜治中心負責人介紹,向陽湖鎮嚴格落實“匯研交辦督結評”閉環機制,做到矛盾糾紛日收集、周研判、月總結;對重點人群、重點事件實行清單化管理,著力化解群眾各類矛盾糾紛。

人民調解員馬登平調解現場。資料圖片
在該中心眾多功能室中,“老馬工作室”的牌子格外醒目,從事司法行政工作30余年的馬登平便是這間工作室的創始人。
向陽湖鎮某企業計劃遷址武漢,30余名職工因搬遷補償問題與企業產生激烈對峙,質疑勞動合同續簽的合法性。中心當即聯合派出所、司法所、“老馬工作室”成立專班,首日核查事實,次日開展勞動法宣講,隨后組織多輪調解。
“為優化營商環境,并考慮到企業難處,我們采取主動引導村民換位思考的方式,并為22名村民就近找到了新工作。”老馬倍感欣慰地說道,最終僅用7個工作日,促成雙方就搬遷補償、崗位保留等核心訴求達成協議,綜治中心的聯動效能,在一場勞資糾紛化解中得到充分體現。
從規范一份合同到激活一方善治,從化解一起糾紛到優化營商環境,向陽湖鎮綜治中心立足規范化建設要求,有效整合資源力量,創新運用法治方式,以“合議共管”等務實管用的機制,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新時代基層治理格局貢獻了堅實的基層力量。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