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飛桃33年如一日悉心照料丈夫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張萬軍 通訊員 劉建平 胡儀
在湖北省通城縣石南鎮石馬村四組,一處普通的農舍里,有這樣一對夫妻:丈夫胡小平,一位建筑工人,因一場意外導致高位截癱;妻子余飛桃用她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33年來,他們相互扶持共渡難關的故事,溫暖而堅韌,觸動了周圍每一個人的心弦。
1992年農歷正月廿一日,丈夫胡小平在咸寧維修老建筑時從高處墜落,高位截癱。那年余飛桃27歲,家中大女兒僅2歲,小兒子尚在蹣跚學步。余飛桃擦干眼淚,毅然辭工返家。面對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的丈夫和兩個懵懂幼子,余飛桃心如刀絞,卻從未萌生逃離的念頭。自此,為丈夫換藥、擦洗、翻身、喂飯,成了她的日常,這一堅持,便是三十三個春秋。
余飛桃的每一天都在與時間奔跑。天未破曉,她便背著竹筐踏入崎嶇山路割豬草、尋草藥,用汗水換取微薄生計。回家后,灶臺的煙火、豬食的烹煮、家人的飲食起居填滿了她的白天。
當夜晚孩子們沉入夢鄉,她守護丈夫的戰斗才真正開始:為他炮制中藥,“老中醫說,草藥嚼碎了敷效果更好。”余飛桃蹲在灶臺邊,抓起一把草藥塞進口中用力咀嚼,然后仔細換藥,輕柔擦洗,直至深夜。丈夫身體的劇痛與內心的絕望,她都默默承受,溫暖的話語和細致的照料,成為他最堅實的依靠。
困頓中,姨夫吳石平的援手帶來了轉機,為他們租房,并在1997年安排余飛桃到福人藥業上班。這份工作,對余飛桃一家而言是經濟上的雪中送炭。
在余飛桃無微不至的照料和感召下,丈夫胡小平深受觸動,他克服雙手傷殘的困難,借助女兒的字根表,從零開始自學打字和工程預算。
2015年,夫妻倆開了一家小店鋪,一家人的生活漸漸走上正軌。如今,余飛桃的故事在當地口耳相傳。她的堅韌、無私和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深深觸動著每一個聽聞者的心靈,也在悄然間激勵了很多同樣身處逆境的人。“不向困難低頭,終能在風雨過后見彩虹!”余飛桃握著丈夫的手,溫柔而堅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