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鶴樓燈光秀,吸引了眾多游客觀賞。(李輝 攝)
湖北搶抓夜經濟發展機遇,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創新業態模式,完善配套設施。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幅美麗的畫卷在荊楚大地徐徐展開。
從江城武漢的璀璨江景到襄陽古城的唐風古韻,從宜昌峽江的晚風漁火到恩施宣恩的土家歡歌,夜經濟,猶如星火燎原,點燃了湖北的消費活力。
商務部發布的《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城市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在旅游人均消費的貢獻方面,夜間消費是白天消費的3倍。
目前,湖北有11地入列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名單,擁有80個省級夜間消費集聚區。夜經濟的形態早已超越了單一的夜市模式,拓展出夜游、夜購、夜演、夜健、夜學等多元場景,不斷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夜經濟”業態豐富多元,激發消費潛力
炎炎夏日,中國夜游名城武漢,作為中部最大城市,是夜經濟的主戰場。
8月4日晚,游客李女士站在長江榮耀號上,欣賞兩岸的夜景和百余棟建筑聯動上演的燈光秀,無比愜意。以長江燈光秀、知音號、夜上黃鶴樓為主要內容的長江夜游,成為武漢都市旅游核心品牌,受到市民和游客追捧。
此刻,百年老街——江漢路步行街人潮涌動,散發出新的青春活力;武商夢時代夜間舉辦“中法夏至音樂日”“多巴胺泡泡音樂節”,市民嗨到凌晨5點;武漢萬象城精釀啤酒節,引來無數吆喝聲……漫步武漢街頭,一個個商圈、商場儼然是夜消費的樂園。
夜間,也是都市人運動的最佳時段。跑步、打球、游泳,夜間體育運動成為了武漢市一道亮麗的風景。今年6月,湖北啟動“夜煉?夜訓?夜賽”促消費試點工作,延長體育場館夜間開放時間,舉辦夜間籃球賽,打造體育場館“夜經濟”消費圈。
從荊州古城順江而下,沙市碼頭文創園的夜晚游人如織。作為長江沿岸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中國最早對外開埠的四大內河港口之一,如今在保護性改造中煥發新生。“走在這里,處處都能感受到百年商埠的文化氛圍。”游客陳女士不停用手機拍攝老碼頭磚墻上的商號浮雕。
傍晚,宣恩縣貢水河音樂噴泉開始熱鬧,河岸邊的餐廳里,游客們圍著長桌品嘗當地美食合渣、烤魚,岸邊的吊腳樓里傳來咚咚喹的旋律。宣恩將土家非遺、民俗活動融入夜間經濟,形成“夜游貢水河+非遺展演+美食體驗”的特色模式。
從都市到縣城,從光影交織的沉浸式夜演,到熱汗揮灑的夜間運動,從激情澎湃的音樂節,到創意紛呈的市集體驗,湖北夜經濟遍地開花,業態豐富多元。“每個城市和縣域都有獨具特色的夜游項目,形成‘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夜間格局。”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夜間旅游激發了社會投資和供給創新,豐富了旅游業態。”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對支點記者表示。

宣恩仙山貢水旅游區。(張泉 攝)
文化IP點亮夜經濟,打造獨特記憶點
8月3日晚,武漢黃鶴樓景區人頭攢動。“夜上黃鶴樓”作為武漢夜間文旅的標桿項目,自2020年推出以來深受游客喜歡。今年暑期,“夜上黃鶴樓”燈光秀門票預訂較去年同期翻番。
“登上黃鶴樓,看到的不只是一座名樓,更是流淌其間的詩文化和荊楚文化。”來自河南的游客曾先生由衷感慨。
湖北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當各類歷史故事、民俗風情融入夜間游覽場景,與文化IP深度融合,便有了靈魂與溫度,更易留下深刻印記。
襄陽盛世唐城一入夜便成了流光溢彩的夜長安,身著唐裝的人們在仿古的街道上閑庭信步。《大唐倚夢》是唐城最核心的夜間演出。以大唐將軍視角展開,“明德奏凱歌”“朱雀展國威”“尋夢胡玉樓”大氣恢宏的表演依次展開。
盛世唐城景區營銷總監黃杰對支點記者表示,2024年,盛世唐城全年門票營收1.5億元,其中夜游占比超六成。吸引了《長安的荔枝》《東京夢華錄》《妖貓傳》等上百個劇組取景拍攝,沉淀出獨具特色的影視文化IP。
孝感以“董永傳說”為靈感,精心打造了“槐蔭船說”沉浸式光影夜游項目,成功塑造了具有本土文化靈魂的夜游IP。項目采用行進式乘船觀演模式,以流傳千年的仙凡愛情故事為核心敘事脈絡,展現《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同心》六幕場景。
“當文化IP與夜間旅游消費深度結合,夜經濟便不再是簡單的燈光秀與小吃攤的疊加,而是成為承載文化記憶、傳遞地域特色的重要載體。”湖北省旅游學會會長馬勇對支點記者表示。

襄陽唐城夜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唐城景區供圖)
運營提質增效,政策為“煙火氣”護航
夜經濟的長效發展,需要政策體系和公共服務的強力支撐。
去年,我省投入1000萬元,支持全省消費集聚區配套設施建設,劃定允許夜間臨時占道經營的區域和路段,設立夜市、疏導點、攤位等,方便商家有序經營。今年,又出臺了《湖北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鼓勵重點景區、商圈、文博場館延長開放時間,新培育20家夜間消費集聚區。
“為夜間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需要多方面協同治理。”馬勇表示,應將夜經濟納入地方整體發展規劃,整合各類業態資源,策劃特色消費內容,精準引入經營主體。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夜間交通等公共服務效能。
湖北各地結合自身特點,積極發揮政府“有形之手”,培育發展夜經濟。
武漢市設立專項資金扶持“長江夜游”等10條精品線路,支持企業降低票價,推出“夜游+小龍蝦美食”等組合產品,夜間客群中年輕家庭占比提升至55%。
襄陽市開放允許夜間臨時占道經營的區域、路段58處,通過“定區域、定時段、定類型、定標準、定措施、定責任”的方式,做好城市管理。荊州打造“夜荊州”IP,整合古城墻、沙市碼頭等歷史文化資源,改造亮化景觀,提升街區品質。
夜經濟已成為拉動消費的強支撐。湖北正搶抓機遇,不斷挖掘文化內涵,創新業態模式,完善配套設施,讓夜經濟的業態更加豐富多元,為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