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8月2日,一名網友在社交媒體平臺發布了一段17分鐘的家庭監控視頻,引發廣泛關注。
視頻畫面顯示,飯桌上一名男子反復詢問“我的雞蛋呢?”其妻子回復稱桌上兩個孩子“一人吃了一個”。隨后,男子持續抱怨,妻子情緒崩潰,掀翻碗筷并尖叫“都別吃了”,之后離開現場。據發布者(即妻子本人)在評論區說明,視頻中兩名兒童系其侄子。女方隨后在直播中表示,已返回廣東老家,并正在準備離婚事宜。

網絡視頻截圖

當事女子直播表示會離婚 來源:網絡視頻截圖
8月10日晚,網名為“山水”的網友發帖,自稱是事件中的男方并發布道歉聲明,聲明稱事件并非“劇本”,并向妻子道歉,他承認了一系列粗暴對待妻子的行為,并表示女方“患有重度抑郁癥和中度焦慮癥,都是“我的原因”,同時,他表示同意離婚,承諾將財產留給女方,并爭取兩個孩子的撫養權。

自稱當事男方的網友所發的道歉聲明截圖
17分鐘的監控視頻里,男子的反復追問和埋怨,妻子從隱忍到崩潰的情緒爆發,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許多家庭關系中潛藏的窒息感。起初,不少人覺得女子反應過激,甚至懷疑這是“劇本”。但隨著更多細節浮出水面,多數網友對她表示了同情,因為在她身上看到太多熟悉的影子——被瑣事放大的控制欲,積壓在日常里的情緒暴力,難以言說的精神壓力,這種對婚姻里隱性傷害的集體共鳴,讓一個普通家庭的爭執變成了全網熱議的公共事件。
目前,雙方回應此事的態度,都是決定要離婚,結束一段糟糕的婚姻,對雙方而言或許都是解脫。但自稱是男方的網友,其道歉聲明里的內容,卻讓人無法輕易釋懷。
他承認將妻子推進房間打得都是淤青,承認長期在家打罵她精神控制她,稍不順心就冷暴力,并表示妻子患上精神類疾病都是因為他,這些文字可謂觸目驚心,這不就等于承認自己長期對妻子實施家庭暴力?這可比視頻中呈現出的問題嚴重多了。
家暴不是“家務事”,而是違法犯罪,既是法律的明文規定,也逐漸成為了社會共識。一句“對不起”,一張同意離婚的協議書,根本無法抵消女性所遭受的這些傷害。我國《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定,家庭暴力包括身體、精神等多方面的侵害。男方不僅動手打人,還長期精神虐待,導致妻子心理健康嚴重受損,這已經涉嫌違法。如果僅僅因為男方道歉和同意離婚,就對他既往不咎,那法律的威懾力何在?家暴的成本如此之低,只會讓更多人有恃無恐,進而損害人們對婚姻的信任和向往。
值得欣慰的是,佛山市婦聯已表示將聯合公安部門介入調查。這一行動至關重要,它不僅關乎事件真相的還原,更關乎法律尊嚴的維護。核實事件真實性是第一步,如果確認事情屬實,就絕不能讓“道歉”成為家暴者的免罪金牌。相關部門應依法對男方進行懲處,為女方提供心理援助、法律支持等全方位幫助,讓她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力量。社會對家暴的容忍度越低,潛在的施暴者才越不敢肆意妄為。
這場由吃雞蛋引發的風波,終究要回歸法律與人性的基本面。它提醒我們,婚姻的意義是相互滋養,而不是彼此消耗。當愛已成往事,甚至演變成傷害時,及時止損是勇氣,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是智慧。家暴從來不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私事,每一次縱容都可能埋下更深的隱患。唯有讓施暴者付出應有的代價,才能讓更多人明白:親密關系里的傷害,從來都不該被一句“道歉”輕輕帶過。
同時,社會各界也應進一步夯實對家暴的零容忍態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暢通救助渠道,讓每一個受害者都能及時得到庇護和支持,而不是在日復一日地隱忍中消耗自我。唯有合力筑牢反家暴的防線,切實保障每一位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才能為每一個家庭撐起一片和諧安寧的天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