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通訊員 楊婷婷
“老同學,我在網上買東西付不了款,麻煩你幫我先代付一下!”當這樣的消息突然出現在QQ對話框,你是否會心軟幫忙?然而,這背后可能藏著騙子的連環陷阱!
近日,湖北省孝感市云夢縣公安局成功破獲一起利用QQ冒充好友實施詐騙的系列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鄧某、劉某,為16名受害人追回被騙資金1萬余元,及時挽回了群眾的財產損失。
今年1月30日,受害人小張(化名)突然收到一QQ“好友”的消息,對方稱自己想在網上買東西,但支付時遇到問題,其家長馬上要收走手機,情急之下希望小張先代付貨款。
由于對方使用的QQ頭像、昵稱與小張的朋友一模一樣,聊天語氣也十分相似,小張沒有多想,便按照對方的要求,掃碼轉賬了995元。
然而,轉賬后不久,小張與真正的朋友電話聯系,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
意識到被騙后,小張立即向云夢縣公安局報案。
接到報案后,云夢縣公安局高度重視,立即展開調查。
民警通過對涉案資金流向、QQ賬號信息等線索進行細致分析,成功鎖定了鄧某、劉某兩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及藏匿位置,最終成功將二人抓獲歸案。


警方抓獲兩名嫌疑人
到案后,鄧某、劉某對其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經查,兩人的詐騙手法極具針對性,專門將目標鎖定在18歲以下的青少年群體。
他們利用QQ的篩選功能,通過年齡段和地區精準查找潛在受害人,隨后潛入對方QQ空間“偵查”——若發現對方經常發布游戲動態、分享游戲體驗,便立刻添加為好友,拋出“免費領游戲皮膚”的誘餌。
“當時他說只要提供QQ號和密碼,登錄測試后就能領永久皮膚,我想著反正免費,就信了。”一名受害人回憶道。
正是在這種“免費福利”的誘惑下,不少青少年放松警惕,將QQ賬號密碼告知對方,殊不知已親手將賬號控制權交給了騙子。
犯罪嫌疑人獲取賬號后,冒充賬號主人發布“代付”“借錢”等請求,以“家長收手機”“付款受限”等理由催促轉賬,最終導致多名青少年及其親友被騙。

被騙資金全部發還給被騙群眾
目前,犯罪嫌疑人鄧某、劉某已被云夢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追回的一萬余元被騙資金也都全部發還給被騙群眾,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當中。
8月13日,辦案民警介紹了利用QQ冒充好友實施詐騙的套路。
改頭換號,偽裝身份。詐騙分子套用或盜用好友、同學的QQ、微信或微博等社交賬號,主動添加受害人,受害人看到一模一樣的社交賬號,便會放松警惕。
要求幫忙,偽造截圖。詐騙分子獲得受害人的信任后,進而以正在“有事”“手機有問題”“卡號誤注銷”等為由,要求受害人幫忙轉賬至指定賬戶。
頻繁催促,詭計得逞。等獲取了受害人的基本信任后,詐騙分子就會抓住受害人對朋友、同學關心的心理,告訴受害人有時間限制,催促受害人快點轉賬,既營造了緊張氣氛,又利用時間差降低受害人核實轉賬需求真假的可能性,極有可能上當受騙。
警方提醒,若在社交軟件上遇到好友要求轉賬匯款時,一定要驗證對方是否為本人,如對方以“不便通話”“情況緊急”等理由回避,則應當提高警惕,切勿礙于人情盲目相信對方,未經核實切勿向陌生賬號轉賬匯款,如有疑問可撥打96110進行咨詢。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