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生為小朋友測量身高

亞總兒科義診現場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通訊員 郭姍姍
8歲女孩身高快速躥到1.46米,比同齡孩子高一截,家長歡喜地以為長得快是好事。沒想到,孩子卻早早出現月經初潮,骨齡已達到12.5歲,被診斷為性早熟,亟須盡快干預。武漢亞心總醫院兒科主任劉洋提醒,家長不能只盯著身高看,孩子長太快,可能是性早熟。
暑假是“躥個兒”的黃金時機,如何讓孩子開學時不比同學“矮半頭”,關鍵在于吃、睡、動這三件事。
8歲女孩躥到1.46米
骨齡卻達到12.5歲
8歲女孩萱萱(化名)家住漢陽,小小年紀的她,近兩年個子長得很快,在家一量竟躥到了1.46米,身高遠超同齡小朋友。看著女兒的大長腿,父母很自豪。
今年7月中旬,媽媽給萱萱洗澡換衣服時,驚訝地發現內褲上有少量血跡。在觀察2天后,萱萱仍在出血,媽媽趕緊帶她到武漢亞心總醫院兒科就診。
該院兒科主任劉洋檢查發現,萱萱胸部隆起,乳房以及外陰外觀均明顯發育,這都意味著孩子處于發育中后期。
果然B超顯示,萱萱的子宮和卵巢已經出現了青春期女性特征,骨齡更是達到12.5歲。最終,劉洋主任確認這次出血就是月經初潮,隨后進行相關檢查,確診為性早熟。
劉洋主任推算,萱萱的成年身高可能只有1.50米左右,建議開始臨床干預,否則最終身材矮小不說,還會帶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這一結果,讓爸爸媽媽慌了神。
無獨有偶,一名8歲男孩也因為“變聲”來就診,起初以為是感冒或咽喉炎,結果媽媽意外發現兒子下巴上長出了細小的胡須,這讓她十分焦慮。在武漢亞心總醫院兒科就診后,孩子也被確診為性早熟,亟須盡早干預,否則也將影響未來成年后的身高。
猛長太快并非好事
家長警惕或是性早熟
在兒科門診,不少家長因為“身高焦慮”,總希望孩子能比同齡人長得快一點。劉洋主任提醒:孩子身高躥太快,家長別光顧著高興,也要排除性早熟的可能。
女孩在7.5歲前乳房發育或10歲前月經來潮,男孩在9歲前睪丸發育,12歲之前出現變聲、長胡須,需警惕“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一般會骨齡提前,骨骺提前閉合,出現“早長晚不長”的情況。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男孩變聲和女孩月經初潮標志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發育后期,這個階段孩子的骨骼生長區(骨骺)已經接近閉合,身高開始進入停長倒計時,如果身高還不理想,需要盡早帶孩子就診,別因疏忽大意錯過了干預黃金期。
給娃畫“生長曲線圖”
一年不到5厘米要就診
3歲以前,每年生長速度小于7厘米;3歲到青春期前,每年生長速度小于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長速度小于6厘米,就屬于生長速度減慢現象,家長要引起重視。
如何監測孩子的生長速度呢?劉洋主任建議,父母每三個月給孩子測量身高、體重,并記錄下來,畫個“生長曲線圖”,隨時掌握孩子的長高進度。如果孩子一年長個兒少于5厘米,就應及時找??漆t生進行評估。
另外,家長也需關注孩子的骨齡,這是評估孩子骨骼發育成熟度的“生物年齡”。醫生根據骨骺線的閉合程度,可評估孩子的生長潛力還有多少年,并預測成年身高,每年至少監測一次。
劉洋主任表示,肥胖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育,主要原因是過重的體重會對骨骼發育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骨齡提前的現象較為常見。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早期長得較快,但生長時間提前結束,導致最終身高反而不理想。
飲食、運動、睡眠都重要
這三招帶娃長高
都說身高是“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劉洋主任給家長“劃重點”:身高70%和父母遺傳有關,30%受后天營養、運動、睡眠、心理因素與疾病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對大多數孩子來講,充足睡眠+充分運動+豐富營養+不生病=“增高藥”。
首先,孩子要睡得好,才能長得高。劉洋主任說,生長激素在孩子入睡后的1至2小時內達到高峰,因此,要保證孩子每天睡眠充足:6至12歲兒童每天應該保證9至12小時睡眠;13至17歲的大孩子,每天睡眠時長應為8至10個小時。
此外,均衡的營養是確保孩子長高的基礎。平時多攝取蛋白質,尤其是含氨基酸、鈣的食物,如牛奶、豆類制品、魚蝦、瘦肉、禽蛋、各種蔬菜等;少喝可樂、果汁;少吃鹽、動物內臟,別額外“進補”。
研究表明,夏季充足的陽光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豐富的戶外運動可提升生長激素分泌水平。平時注意坐、立、行的姿勢,保持脊柱挺直,預防脊柱側彎的發生,這對長高也同樣重要。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