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店的“早餐自助打包魔法袋”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殷悅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殷悅 實習生 羅晨韞 王玥
酒店自助也賣起了“剩菜盲盒”?這個盲盒里真的都是剩菜嗎?你想嘗試這種盲盒嗎?
最近一段時間,“剩菜盲盒”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悄然走紅,極目新聞記者走訪武漢的酒店發現,“剩菜盲盒”并非吃剩下的菜,而是一些未售完或臨期的食物,有早餐、晚餐,平均十幾元可買到。目前,國內已有多個主打“剩菜盲盒”服務的平臺,不少消費者在嘗試使用。
酒店自助玩起“剩菜盲盒”
8月14日上午10時許,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武漢新華VOCO酒店,自助餐廳的早餐服務剛結束,店內的顧客已用餐完畢。服務人員小張正在為訂購了“早餐自助打包魔法袋”的顧客打包食物,她從自助區的餐盤上夾取剩余的玉米、炒飯、香腸、蔬菜等放入一次性餐盒,再將兩個餐盒裝入紙質打包袋中。
記者注意到,打包袋上還粘貼了標簽提示“您的打包食品請盡快食用”,并標有保存溫度、時間、二次加熱提示、可能含有的常見過敏原等,產品生產日期為8月14日,保質期為2小時。
酒店市場傳訊經理梁冰雪介紹,“打包魔法袋”即“剩菜盲盒”,并非字面意義上的“殘羹冷炙”,而是當日自助餐廳未售完的食物,以“盲盒”的形式銷售,通常會進行合理搭配,保證盲盒的豐富度。“盲盒里的食物均來自自助餐廳,可常溫保存的食物,我們會提前打包,熱食則等顧客到店后再打包。”
該酒店于7月22日開始售賣“剩菜盲盒”,推出三個品種,分別是早餐自助打包魔法袋,每天都可買到,標價11.9元可購30元左右的食品;還有晚間自助餐打包魔法袋和晚間自助餐惜食一小時,由于酒店僅在每周五、周六和周日開啟晚間自助服務,這兩款魔法袋也僅在每周這三天才上架售賣,售價分別為15.9元和59.9元。通常根據酒店餐廳當天的余量設置售賣數量,“平均每天上架4-5份,顧客在網上預訂后前來自取。”
前來取餐的陳先生表示:“我們已購買多次了,這個盲盒挺不錯的,十幾元能吃到多個品種,還是大酒店的菜品。”不到5分鐘,陳先生就拿到了餐品。
同時,記者發現,武漢光谷皇冠假日酒店、天河機場皇冠假日酒店也在售賣“烘焙魔法袋”、“面包西點混搭魔法袋”等,均為7月上架,價格在30元以內。
“剩菜盲盒”已有多個專用交易平臺
“剩菜盲盒”模式的運轉依托于一系列專門的交易平臺,消費者在線上預定后,根據商家提供具體領取時間,前往店內自提。
目前,國內已有多個主打剩菜盲盒服務的平臺,包括“惜食魔法袋”APP、“米粒盒子”小程序、“趣小袋”小程序等,這些平臺不僅為商家和消費者搭建了交易渠道,還通過累計減少碳排放等環保標語,強化了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和參與感。
正如梁經理被問及為何要推行“剩菜盲盒”時給出的答案:“減少浪費,踐行低碳環保。”8月14日,惜食魔法袋APP頁面顯示該酒店累計拯救糧食26天,累計節約了108頓飯。
在“惜食魔法袋”APP上,不少顧客給出五星好評:“分量真的不錯,又衛生,也算給環保做了一份貢獻。”
官方提示:經營者要充分履行注意義務
當“剩菜盲盒”在餐飲行業快速興起的同時,背后潛藏的風險也逐漸顯現。對于“剩菜盲盒”這種新形式產品,食品質量和安全應當如何保證?記者搜索發現:市場監管總局于2023年6月印發《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指引》倡導理性消費,反食品浪費,雖然未對食品、化妝品作出完全禁止性規定,但食品、化妝品與消費者身體健康密切相關,安全風險較大。為此,《指引》專門強調經營者要充分履行注意義務,避免以盲盒形式銷售食品、化妝品帶來安全和浪費等方面的風險。
江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對“剩菜盲盒”的來源、包裝、貯存和信息公示有一定要求。“盲盒菜品必須來源于當天新鮮加工且未被顧客直接取用的自助餐食品,不得使用回收餐桌或被取走的食品。如需二次加工,應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包裝材料須為食品級,并在外包裝上標明生產日期、保質期限、儲存條件和食用方法。”除此之外,易腐食品應全程冷藏(≤4℃)或保溫(≥60℃),防止細菌滋生;經營者應在銷售現場或平臺顯著位置提示消費者盡快食用,并標明過敏原信息。
夜幕降臨,領取了“剩菜盲盒”的你我回到家,紙袋里炒飯、雞翅、牛排的香氣縈繞,仿佛在訴說一個關于珍惜的故事。你會嘗試“剩菜盲盒”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