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夢
通訊員 劉慧
一曲山二黃,半世梨園情。作為山二黃劇種的第四代傳人,黃彩平自1971年從事戲曲表演工作以來,她以保護、傳承、弘揚山二黃戲曲為己任,塑造了一個個經典的藝術形象,培育出了一批批終身從藝、矢志舞臺、獻身戲劇的優秀代表,被譽為秦巴深山的梨園牡丹。
今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名單,68歲的漢調二簧(山二黃)傳承人黃彩平位列其中。此前,她還先后榮獲“湖北戲劇牡丹花獎”“湖北省百團上山下鄉先進工作者”“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省政府專項津貼”等榮譽稱號。

黃彩平劇照
藝行不輟舍小家,扎根深山惠萬民
自小癡迷戲曲的黃彩平,1971年進入竹溪縣山二黃劇團后勤學苦練,為了入戲,在《娘子縣官》劇目排練的兩個半月時間里,她隨時穿著10余厘米高的朝靴,忍著腫痛全身心投入排練,哪怕腳崴了也沒有停下排演進度。最終,黃彩平主演的這部山二黃劇《娘子縣官》,榮獲湖北省戲劇劇種匯演表演二等獎,同時其憑借著在這部戲里的出色表演,榮獲湖北省第二屆戲劇“牡丹花”獎。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下鄉演出要自帶行李、伙食和折疊床等物品,跋山涉水、乘船渡河也是常態。作為送戲下鄉年均100余場次的主角,黃彩平從不喊累,甚至為了不耽誤演出,身懷六甲也沒有請假休息,還總是穿著寬松的戲曲服裝來遮掩身體,生怕因為自己的身材讓觀眾出戲,影響演出效果。就這樣,直至臨近預產期,黃彩平始終忙碌在演出一線。
黃彩平的丈夫也是山二黃劇團的一名演員,他們的女兒出生后,兩人都因為忙于工作而無暇照顧,便僅7個月大的女兒送到老家托老人撫養。那時候去南部偏遠鄉村巡演,離家少則月余,多則兩三個月,有一次巡演結束后回家,一歲多的女兒竟然喊她“阿姨”,那一刻,她再也忍不住地抱著女兒痛哭起來。
為了藝術舞臺,為了文化惠民事業,黃彩平始終舍小家為大家,以至于每次提起因演出而未能參加完母親葬禮的遺憾,她都悲痛不已。1992年,因惠民演出表現突出,黃彩平被授予“湖北省百團上山下鄉先進工作者”。

黃彩平劇照
逐字逐句教唱腔,匠心傳承育新人
戲曲的薪火相傳,離不開傳承人的授徒傳藝。作為山二黃劇種的第四代傳人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黃彩平連續參加四屆山二黃委培班授課,培養了100余名山二黃學員,半數成為山二黃劇團的中堅力量。
在湖北省藝術職業學院山二黃委培班長達5年的授課中,黃彩平既是逐字逐句教唱腔、手把手教動作的專業老師,也是全身心照顧31名十幾歲孩子的“黃媽媽”。來自農村的這些孩子,家庭條件普遍較差,平日里頭疼腦熱,練功時跌打損傷,她隨時都能變戲法般拿出自掏腰包買的藥物,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她遞水喝藥、安慰鼓勵。面對單親貧困家庭的學生,黃彩平不僅常常關心他們的衣食冷暖,還自己出錢給他們買冬季御寒衣服,給予他們學習的動力和信心,總在溫暖的話語中激勵孩子們安安心心學知識、長技藝。
用心教孩子們藝術,用情暖孩子們生活。在她的匠心傳承下,山二黃劇團培養出的新人不斷在省、市舞臺嶄露頭角。錢曉榮主演的《武松打店》參加十堰市地方戲曲調演,榮獲“演出獎”;柏雪主演的《青春何恐》,獲得了湖北省文藝最高獎——屈原文藝獎。

黃彩平為演員化妝
退而不休有作為,德藝雙馨獻余熱
2024年元旦前夕,以山二黃戲曲為靈魂的竹溪武陵不夜城盛大開街,已年過67歲的黃彩平連續多晚參加演出,冒著嚴寒,在舞臺上用精湛的表演技藝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觀看,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事實上,退休后的10余年間,退而不休便是她的生活常態,大型劇目排演、文化惠民演出,住在山二黃劇團家屬院的她,有需求總是隨叫隨到。
連續三年舉辦的“與愛同行·惠游竹溪”活動,黃彩平以戲曲表演指導、化妝老師和戲曲演員的多重身份,參與演出90余場次。
自退休以來,黃彩平擔綱重要角色的《爹爹你掛墻頭》《茶鄉情緣》等劇目,在多屆省級舞臺斬獲大獎,主唱的山二黃樂舞《竹溪歡迎你》相繼登上央視農民春晚、央視鄉村大舞臺,并代表湖北省赴廣州參加“中國森林旅游節”。她塑造了眾多深受同行和專家認可的舞臺藝術形象,形成了獨特的戲曲表演藝術風格,始終堅守在非遺傳承人才培養的征途中,促使山二黃戲曲傳承薪火賡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