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目新聞記者 王俐燃 劉中燦
見習記者 楊紹杭 李梁玉
實習生 霍妍彤 溫寶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中國人民14年浴血奮戰,最終,中國軍民以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犧牲,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南京受降地、抗戰勝利日之前的受降地芷江與16個戰區受降地,見證了這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8月15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日。今天,一位特殊的游客專程從西安來到了武漢受降堂,他叫孫存京,其父是第六戰區司令長官孫蔚如將軍。

孫存京在父親的照片前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孫蔚如率部投身前線,先后參與指揮了中條山戰役、武漢會戰等重大戰役。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他作為華中大區受降主官,在武漢中山公園受降堂接受了21萬日軍的投降,見證了中華民族浴血奮戰后的勝利榮光。
早在北伐時期,孫蔚如就與共產黨人密切交往,多次冒險保護革命力量。1927年,許多部隊奉蔣介石命令捕殺共產黨員,孫蔚如卻堅決抵制。當其部下營長、共產黨員梁立生面臨軍長張耀明的處決威脅時,他挺身而出,厲聲警告:“這個營長你不能動!你敢殺他這個營長,我就敢殺你這個軍長!”
而在抗戰期間,孫蔚如的部隊——原楊虎城第十七路軍中潛伏著趙壽山、孔從洲等大批中共地下黨員。
“這些,父親都了然于心。”孫存京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甚至有一次,父親還以“國民黨編制不足”為由,將三十余名共產黨員安全轉移。1946年內戰爆發后,他拒絕參與同室操戈,其舊部孔從洲等人相繼起義投向人民陣營。
在受降堂前的中央,用仿真雕塑重現了當年日軍向中國投降的歷史時刻。據了解,這一天,武漢市民們把中山公園圍了里三層外三層,都想目睹鬼子投降的場面。

受降堂內還原日軍向中國投降的仿真雕塑
受降堂靜立,長江水長流。八十年前,孫蔚如于此接過象征勝利的刀鋒,終結屈辱;八十年后,他的血脈在此凝望、銘記、獻敬,并將守護盛世之責鄭重傳遞。
眼前不息繁華,便是對歷史最深的告慰,激勵世代守護和平,共赴復興前程。專程前來參觀的陳先生表示,看完這里的展陳,他十分感慨:“希望中國興旺發達,越來越強大。”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