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枕水
觀音閣
不與浪花爭喧響,不與朝露爭明亮
也不追問,流水的去向
他靜靜地
只用飛檐懸掛星月
當號子沉入歷史的漩渦
他依然在磯頭
懷抱不滅的星光,向蒼茫的河道
投遞著光明的印鑒
把影子浸在江心
像一枚青銅印,鎮住了江水的急
水流不停沖刷著石欄
每道裂縫,都長出從容的繭
浪濤拍擊的聲響里,藏著
無數個朝代粼粼的注腳和仰俯
我看見——
整條江
仍在他的腳下,不斷奔涌又漸漸平復
像一部永遠攤開的史書
武昌樓
孫權的劍影,已化作幽幽月光
千年風雨剝去朱漆
露出的筋骨,比磯石更硬
曾經,它是東吳的眼睛
懸在楚天的中央
望千帆的遠影,也望城外的烽火
此刻,烽火的余溫
都被鄂州人兌進了江里
讓每一朵浪花,都帶有暖意
站在樓頭,看山把綠意扎得更深
水把清澈鋪得更遠
才知——
這方樓臺不再炫示鋒芒
鄂州人已經把“武昌”二字
重新拆解:
武,是止戈為和的從容
昌,是澤被子民的綿長
吳都喬街
吳都喬街的風,先一步松弛下來
把日光下的緊張感,輕輕
吹散
《小喬初嫁了》的水袖,掠過戲臺
帶起的漣漪
剛好溶解,寫字樓里的倦意
此刻,糖畫轉著圈
非遺的香氣漫過街角,與奶茶的甜
撞了個滿懷
潑水節中,水花碎成星子
石板路淌著銀亮的河
每一滴水里,都映著鄂州人的笑渦
等晚風,收起游人的笑靨
吳都喬街——
仍像一匹柔軟的絲綢,輕輕撫平
鄂州額頭上的每一道褶皺
豆豉武昌魚
取出這條魚時,梁子湖的波光
還沾在鱗上
它游過的水,澄澈如鏡
現在,它臥在青瓷盤中
骨刺分明。如鄂州西山的石階
托著半透明的月光
筷子挑起魚肉
豆豉滾落在瓷盤。每粒都裹著日照
和鄂州人掌心的溫度
咸鮮漫過舌尖時
才懂,原來鄂州人的熱忱——
藏在了豆豉的醇厚中
藏在了魚肉的肌理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