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辭職捐髓救人馮國棟(左)和妻子陳麗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祝華 通訊員張思 朱秀暉 張克龍)“老公身體恢復得很快,能吃能睡,精神狀態也好。”8月16日,陪同丈夫馮國棟(化名)到武漢捐造血干細胞救人,回到湖北荊門沙洋家中的陳麗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能救人很開心,辭職也值得。”
幾天前,為了盡快給素不相識的患者送去“生命的種子”,馮國棟毅然辭職,來到武漢某定點醫院,歷時4個多小時采集,成功捐獻277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他也成為荊門市第58例、湖北省第739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馮國棟是一名廚師,原本在沙洋一家小餐館上班,妻子陳麗在當地另一家餐館做服務員,有兩個兒子,日子過得平凡而又溫馨。今年5月,正在餐館顛勺炒菜的馮國棟收到一條特殊的通知:他的造血干細胞與一名患者配型成功。馮國棟2022年就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此前曾2次接到配型成功的通知,但因各種原因未能成功捐獻。
馮國棟是廚師,幾乎每天都要忙到凌晨。為了配合配型復查,他一次次往返于醫院和餐館之間。此次到武漢捐獻干細胞,從前期動員劑注射到正式捐獻,前后需要7天。考慮到餐館后廚人手緊張,他毅然選擇辭職救人。“工作沒了可以再找,錢可以再掙,救人最要緊。”馮國棟說。愛人陳麗也全力支持他的決定。
8月6日,父親生病剛出院,馮國棟就住進武漢某中心醫院,進行捐獻前的準備。11日正式采集,陳麗也請假一天,到武漢陪伴丈夫。在采集室內,鮮紅的血液在血細胞分離機中緩緩流動。4個多小時后,277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采集完成。“希望這些‘生命種子’能快點抵達,讓遠方的陌生人早日康復。”馮國棟說。
2004年,馮國棟第一次踏上獻血車,隨后便開啟了連續21年的“熱血征程”,累計獻血12800毫升,相當于全身血液換3次。“結婚后不久,才發現我們默默地做著同一件事。”陳麗說,自己獻血始于2006年,如今累計獻血17400毫升。20多年來,兩人累計獻血78次,總量達30200毫升,相當于6個成年人的全身血量。
2017年在一次獻血時,陳麗了解到造血干細胞捐獻的意義,當即加入中華骨髓庫。在妻子影響下,2022年生日當天,馮國棟也鄭重簽署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同意書。據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統計,全國庫容突破362萬人份,而夫妻共同登記者不足千對。
生活中,馮國棟夫婦也是與人為善,陳麗還加入了沙洋義工聯。“夫妻倆的口頭禪是‘好人有好報’‘幫助別人自己也快樂’,社區居民家有大小事,他們總是主動來搭把手。”鄰居王在華說。
馮國棟辭職救人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引發廣泛關注。“不能讓有愛心的人失業,工資絕不會比同行低。”陳麗工作的文記餐館老板胡望雄說,得知馮國棟辭職去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的事跡后,非常感動,公司隨時歡迎他來上班。
沙洋縣烹飪酒店行業協會會長、公園美第酒店總經理李江波表示,協會將免費為馮國棟夫婦提供技能培訓,他經營的酒店也有多個崗位適合,只要他們愿意,就可以來上班。荊門市九尊食上酒店管理公司老板吳紅林也表示,馮國棟夫婦善良、寬厚,做事踏實,公司有多個崗位適合他們。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