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歷史最好的致敬,是飛越新的航程。2025年8月18日,中國東航武漢公司迎來成立23周年紀念日。廿三載春秋,東航武漢深深扎根荊楚沃土,立足湖北民航“主戰場”,錨定“主基地”航司定位,積極扛起“主力軍”職責,在服務人民美好出行、賦能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壯闊征程中,書寫了從啟航、奮飛到領航的華彩篇章,成為助推湖北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建設中部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不可或缺的強勁“航空引擎”。
黨旗領航、乘勢而上
向著“爭創一流”邁進

作為植根湖北的民航國家隊、駐鄂央企,東航武漢始終將“央企姓黨”的政治基因融入血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歷次黨代會擘畫發展藍圖:2010年第一次黨代會,公司堅持立足自身、二次創業,實現了從活過來到站起來、跑起來的巨大飛躍;2016年第二次黨代會,公司系統總結自身經驗成果,確定“三個發展”理念;2020年第三次黨代會,明確了新時代黨建工作總任務,錨定“東航武漢,爭創一流”的奮斗目標。
公司黨委切實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將“講政治、樹正氣、比奉獻、塑形象”的“四總要求”貫穿于各項工作,倡導“旗幟鮮明、紀律嚴明、公私分明、正大光明”的“四明文化”,確保發展航向不偏、動力澎湃。
步入新階段,“穩”的基礎更牢,“進”的動能更足。公司以“十四五”規劃為引領,踐行新發展理念,聚焦“創新型驅動、精心化運營、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激發活力。2021年,率先在東航非全資子公司中完成規范董事會建設,治理現代化邁出關鍵一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圓滿收官,交出優異答卷。
一組數據,丈量廿三載發展軌跡:連續安全飛行23年,累計安全飛行156萬小時、86萬架次,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機隊規模從14架增長至36架,機型從運七、新舟60、波音737—300并存更新為全737—800型機隊;航線網絡從56條拓展至426條;員工隊伍從1000余人壯大至2300余人,飛行員從119人發展至440余人,人才基石日益雄厚;年運輸旅客量從142萬人次躍升至768萬人次,保障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如今,公司已發展成為中部地區機隊規模最大、湖北地區資產規模最大、利稅貢獻最大的航空公司,是天河機場執管運力最多、運營航線最多、航班完航率最高、國際航班最多的主基地航司。2024年底,在湖北省市與中國東航合力推動下,公司完成里程碑式增資擴股,注冊資本躍升至67.5億元,為振翅高飛注入澎湃新動能。
戰略引領、市場開拓
助力“支點建設”目標

2025年暑運,東航武漢運營的東京、曼谷、新加坡、吉隆坡、香港等10條國際及地區航線通程業務全面開通,成為湖北首家全面實施此項服務的航司,為旅客出入境提供“無憂中轉”。這既是保障能級的躍升,也是助力湖北高水平開放的生動注腳。
23年來,東航武漢始終胸懷“國之大者”,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從構建以武漢為中心的“米”字型航線網絡,織好“干線網、東航網、支線網”;到在關鍵市場和重要市場上深耕細作,重點打造“漢滬快線”“漢蓉快線”;再到圍繞中國東航“四梁八柱”航網建設,做足做強做大武漢主基地市場,通過“干支結合”“多式聯運”的運營模式,增強武漢樞紐功能。公司每一次戰略落子,都精準契合時代脈搏與區域發展需求。
近年來,公司牢牢把握民航局和湖北省共同推進湖北民航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合作的新契機,結合東航“向遠處飛、向國際飛、向新興市場飛”的戰略布局,持續建設品質航線、打造無縫中轉、提升保障硬實力。
目前,公司共運營國內、國際及地區航線70余條,漢滬快線日均12班,基本實現武漢始發時刻半點出發、均勻布局;武漢至成都天府“漢蓉快線”達到每日6班,是天府機場首批快線航線產品;漢昆快線日均6班,漢京準快線日均5班,漢恩準快線日均4班。東航在武漢運營的國際及地區航線達到10條,占天河機場開通的20條國際地區航線總量的50%,居各航司首位。
依托強大的航線網絡,東航武漢構建起完善的中轉體系,經武漢始發,借助天合聯盟,通過東航的航線網絡可通達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的1050個目的地。東航在武漢天河機場的中轉業務規模逐年攀升,居三大航首位。
真情服務、守正創新
擦亮“楚韻東方”品牌

暑運的天河機場人潮如織,東航武漢小燕子特服組成員龍文莉正將無陪小朋友交到接他的媽媽手里。今年暑運以來,東航武漢已保障特服旅客3000余人次,其中無陪兒童超2200人次。
面對日益多元的旅客需求,東航武漢的服務持續升級,向著更個性化、便捷化、多樣化的方向深耕:在候機樓,為特服旅客打造溫馨私密的“愛心小屋”;為初次乘機的旅客佩戴“首乘旅客”專屬標識,引導協助,化解“首飛”忐忑;萬米高空,為恰逢生日的旅客送上驚喜蛋糕與賀卡,讓云端生日別具溫情;精心策劃機上特色主題航班,讓飛行成為美好回憶的一部分。
廿三載初心如磐。東航武漢始終將“人民航空為人民”銘刻于心,以“精心、精準、精致、精細”的“四精”服務理念為指引,在服務品質提升的航道上永不停歇。經過多年積累,在前期特色優質服務的基礎上推出了“楚韻東方”服務品牌,并陸續推出高價值旅客全流程尊享服務、大眾旅客服務“快捷無憂”和特殊旅客“心連心”服務,三大服務針對不同旅客群體,精心構建起差異化、全流程的服務體系,切實履行對旅客“真情服務”的承諾。近年來,“楚韻東方”示范班組21個和示范崗50人帶徽上崗,翱翔于藍天白云,穿梭在天河機場候機大廳,用心用情服務每一位東航旅客。
服務真情常在,創新亦永不停步。從23年前“三聯紙質客票”的厚重,到如今邁進“全流程無紙化”的智慧乘機時代,東航武漢以堅定的步伐推進服務數字化轉型。深挖“GWS登機口工作站”“失物招領小程序”“航延電子餐食券”等智慧潛力項目,讓服務更聰明、更貼心。持續探索一鍵值機、航延線上賠付、移動實時改簽、國際(地區)航班“無紙化”登機等功能,為旅客出行全鏈條注入高效便捷的“智慧清泉”,讓科技真正服務于人民。
逆行而上、奮楫篤行
挺立“央企擔當”脊梁

今年5月,公司光榮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這份榮譽,鐫刻著公司服務大局的堅實足跡,更是對公司始終將履行社會責任融入血脈、用實干擔當回饋社會的充分肯定。
回望2020年除夕夜,東航武漢臨危受命,執飛全國民航首架馳援武漢的醫療包機,將首批140名上海援鄂醫療隊員順利送達,在疫情至暗時刻架起“生命天路”。疫情期間,東航武漢保障援鄂醫療包機、運輸防疫人員和醫療物資數量居全國第一。榮獲“中央企業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中央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在戰疫期間凝練出的“勇于戰斗、甘于奉獻、勤于關愛、敢于勝利”的精神在2024年初抗擊極端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天氣中再次體現,公司全力應對和有效化解極端惡劣天氣對航班生產運行造成的不利影響,除冰效率位居駐場各航司之首,連續實現天河機場“第一飛”;在受天氣影響最大的三天里,做到駐場飛機總量最多、進出港航班量最大、旅客運輸量最高。
每次重大保障,都能看到東航武漢人的身影。2024年武漢網球公開賽期間,53名東航志愿者為賽事提供形象禮儀、外事接待、會場導引等服務,獲得中外運動員和各國嘉賓的廣泛贊譽。23年間,東航武漢出色保障軍運會航班、奧運會、世博會、進博會、湖北文化旅游周、武漢文化周、湖北·武漢臺灣周等重要活動,以及眾多國內國際政要的運輸服務,完成汶川地震救援緊急運輸任務17架。
公司服務國家戰略的步伐從未停歇。積極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擔當作為,在云南邊區滄源扶貧聯系點,派遣優秀管理人員掛職副縣長現場幫扶,安排基層黨支部與鄉村結對幫扶,先后投入幫扶資金近千萬元;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部署,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藍天保衛戰和污染防治等工作;持續打造“愛在東航”公益品牌,開展助學、助殘、關愛老人、資助孤兒等一系列公益活動,連續20年開展“愛心送考”活動,收到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廿三載櫛風沐雨,廿三載春華秋實。站在成立23周年與“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謀篇的歷史節點,東航武漢將以“日出東方,再次起航”的奮進之志凝聚力量,以“東航武漢,爭創一流”的奮斗目標乘勢而上,全力譜寫助力加快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支點建設、中國東航世界一流建設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