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雨心)“蒼茫的天涯是我的愛,綿綿的青山腳下花正開......”傍晚時分,仙居鄉聚仙廣場的音響里傳出熟悉的旋律,二十多位大媽踩著節拍跳起了廣場舞。這處占地1800平方米的文體廣場,如今成了鄉親們茶余飯后最愛的去處,也是該鄉30多年來文化設施建設中溫暖人心的民生亮點。
從“無”到“有”,閑置地開出“幸福花”
“以前村里哪有專門的活動場地,曬谷場閑了就湊幾個人聊天,遇上下雨天到處是泥巴,連個躲處都沒有。”72歲的退休教師陳大爺指著廣場上嶄新的涼亭說。30多年來,該鄉持續推進全民健身工程,28個村(社區)利用閑置地塊逐步建成了休閑文化活動陣地,不僅鋪了塑膠地面、裝了太陽能路燈,還添置了乒乓球臺、健身器材等。
每天傍晚時分,散落在各處的文化廣場熱鬧不已。黑峪村的健身廣場,幾位老人正慢悠悠地轉著太極輪;七井村的大戲臺廣場舞隊的“領舞”李大姐帶著隊員排練新曲目;社區的籃球場里,放暑假的學生們打鬧聲能傳到半條街外。“夏天晚上這里能有百八十人,比趕集還熱鬧!”負責聚仙廣場保潔的李阿姨笑著說。

文化廣場熱鬧不已。 通訊員 供圖

文化廣場熱鬧不已。 通訊員 供圖
“冷板凳”變“熱舞臺”,人人都是主角
每周三晚上是聚仙廣場的“電影之夜”,《地道戰》《流浪地球》這些新老影片輪番放映,居民們帶著小馬扎早早占好位置,孩子們捧著小零食在人群中穿梭。春節前,廣場上還會舉辦“年貨節”活動,數十家商戶擺攤陳列特色農產,“山貨、手作、美食”三區飄香,筆墨春聯與年豬宴交織,勾勒出紅火鄉土年味畫卷。

寫春聯。 通訊員 供圖
每當舉辦文體活動,司法部門在廣場上開展普法宣傳、農業部門擺起“農技小課堂”、衛生院免費為老年人體檢,圍滿了前來學習的村民。2025年春天,廣場上還辦了場“趣味運動會”,三人兩足、袋鼠跳、拔河等游戲讓大人小孩都樂開了花,不少家庭都贏得了洗衣液、毛巾等獎品。

新老影片輪番放映。 通訊員 供圖

拔河比賽。 通訊員 供圖
閱讀角的書架雖不大,但藏書很實用。《中藥材種植技術》《家常菜譜》《民間故事集》等書籍整齊排列,農忙間隙常有村民來這兒翻書。放學的孩子們也愛來這兒,抱著童話書坐在長椅上,安安靜靜讀上一會兒。
疏離消散,溫情“聚場”
文化廣場不僅豐富了業余生活,還拉近了鄰里距離。以前村民各忙各的,碰面都少說話。現在一起跳廣場舞、看電影,誰家有個紅白喜事,廣場上一聊就湊齊了幫忙的人。

疏離消散,溫情“聚場”。 通訊員 供圖

疏離消散,溫情“聚場”。 通訊員 供圖

疏離消散,溫情“聚場”。 通訊員 供圖
“以前總羨慕城里有公園,現在咱村里的廣場啥都有!”常來跳廣場舞的趙大媽臉上堆著笑,“每天跳一小時,身上疼都好了,血壓也穩了。”如今在仙居鄉,像這樣的文化廣場已有28個,黑峪村的廣場挨著芍藥花海,三泉村的擂鼓臺廣場能眺望水庫風光,白洋村的廣場靜臥于蜂子山腳下,付廟村的廣場緊挨著熱鬧的百姓大舞臺,每個廣場都成了村里最有人氣的地方。
小小的文化廣場,承載著鄉親們的幸福生活。從泥濘場地到功能齊全的文化樂園,這些散布在鄉村的“幸福驛站”,正用歡聲笑語見證著30多年來文化事業的變遷,也奏響著全民健身的新樂章。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