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曉劉)在湖北省田關河劉嶺閘區域,妨礙行洪安全隱患,包括40000余平方米水面攔網養殖區、76套地籠、16處違章建筑和2000余棵違規栽種樹木,終于被徹底清除。
這一變化源于湖北省荊門市沙洋縣檢察院的持續監督,推動相關行政機關投入9萬元專項資金,于2025年7月完成整改。該案件的辦理推動建立了“巡護員+所長+河湖長+檢察長”網格化新機制,將行洪安全從“事后治理”轉向“事前預防”,成為破解流域管理職責交叉難題的典范。

解決流域管理職責交叉難題。通訊員 供圖
2024年5月13日,荊門市檢察機關在交叉巡回檢察中發現公益訴訟相關線索。劉嶺工程管理所隸屬位于潛江市的湖北省田關水利工程管理處(湖北省水利廳直屬事業單位),但其實際位置卻在田關河上游的沙洋縣毛李鎮蝴蝶村,管理權屬模糊導致問題堆積:用廢棄礦泉水瓶定位的地籠密布水域,兩片攔網養殖區占據水面,堤防上違建房屋和樹木叢生,嚴重威脅長湖至田關河的行洪安全。
線索被移交至沙洋縣檢察院后,該院依托跨區域長湖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協作機制,與潛江市檢察院聯手展開調查。沙洋縣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官調取相關行政機關“三定方案”和機構改革文件,厘清該縣水利湖泊局、應急管理局和毛李鎮政府職責邊界;委托測繪確認違規栽種樹木占地27000余平方米,詢問劉嶺工程管理所工作人員明確損害事實。
2024年6月10日,沙洋縣檢察院果斷立案,并于6月14日組織公開聽證,與相關行政機關磋商整改方案。但推進之路一波三折:9月6日,沙洋縣水利湖泊局回復稱已清理轄區內違規攔河漁具,但認為16處違章建筑“不在堤防范圍”;10月30日,毛李鎮政府回復稱已動員農戶拆除攔網和地籠,但強調問題“歷史久、群眾多”,請求寬限時間;沙洋縣應急管理局于11月7日回復稱“已積極爭取資金、強化值班值守”。

解決流域管理職責交叉難題。通訊員 供圖
然而,沙洋縣檢察院多次開展“回頭看”發現,妨礙行洪安全的情形依然存在。同年11月12日,針對各行政機關反饋的問題,沙洋縣檢察院組織召開推進會。會上,各行政機關認為涉案妨礙行洪安全情形為歷史遺留問題,且均發生在劉嶺工程管理所轄區內,處理有難度,承諾2025年1月底前完成整改。但后續并未采取有效執行措施。
轉折出現在次年年初。2025年2月25日,沙洋縣檢察院“回頭看”確認整改停滯,遂商請潛江市檢察院深入調查:到湖北省田關水利工程管理處調取湖北省水利廳《行政執法委托書》,證實該管理處職責僅為“配合和協助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查處水事違法案件”,無獨立執法權;又從潛江市四湖管理局調取白蟻檢測情況,補充證明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實。3月6日,沙洋縣檢察院分別向該縣水利湖泊局、應急管理局和毛李鎮政府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各相關行政機關在職責范圍內對沙洋縣毛李鎮劉嶺閘處長湖至田關河兩岸妨礙行洪安全的情形依法予以查處。
收到檢察建議后,相關行政機關投入9萬元防洪專項資金,拆除2處共計占據40000余平方米水面的攔網養殖區,清理地籠76套、拆除違章建筑16處,鏟除違規栽種樹木2000余棵。2025年7月1日,沙洋縣檢察院再次開展“回頭看”,確認涉案地點妨礙行洪安全情形得到有效整改。
整改非終點,源頭治理才是關鍵。沙洋縣檢察院推動建立“巡護員+所長+河湖長+檢察長”網格化綜合治理新機制,村級巡護員負責線索上報,劉嶺工程管理所配合協助調查,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查處,檢察機關跟進監督,形成一體化防控網。這一創新將“河湖長+檢察長”向細微處延伸,解決了水管單位與地方行政機關職責交叉的痼疾,實現以“我管”促“都管”,確保行洪安全隱患“早發現、快處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