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由人民網·人民數據主辦的“2025人民數據大會”在深圳開幕。本次大會聚焦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數據要素統一大市場培育、數據要素生態合作等議題,進一步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
在“2025人民數據大會——數據賦能新質生產力與創新發展”平行論壇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楊志明在會上表示,數據賦能與創新發展雙輪驅動,將推動新質生產力進一步發展。創新是數據賦能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創新數字賦能發展的理念,激發數據賦能創新活力;加快激發數字經濟活力的機制創新,釋放要素能量,提升數據賦能的技術創新力度,促進技術迭代;推動產業融通和智慧場景的創新,形成新產業鏈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穆榮平作主旨發言。受訪者供圖
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體現在勞動者知識化、專業化,勞動產品知識水平、迭代能力提升,勞動工具專業化、系統化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商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長穆榮平表示,數字化和數字轉型是一個大趨勢,數字轉型正在加速創新創業、產業發展范式、社會服務范式轉變。數字賦能新質生產力要加快技術創新,制定產業發展標準,提高場景創造和風險治理能力。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成了“新石油”,推動經濟、科技、社會不斷發展,日益成為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點。
“已有數據不滅失,新數據不斷產生,已有價值在沉淀,新價值在上升,這體現了數據的息壤性;數據越增長,人們需求越高,這體現了數據的充裕性;各種模型、算法在數據充足的情況下可達到一個增長點,實現快速發展,這體現了數據的價值性。”科技日報社原副社長,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國家高端智庫領軍人才、研究員房漢廷總結了數據的三大屬性,并在數據礦山、數據資源、數據資產、數據資本四方面對比了多個國家的數據價值煉化能力。
當下,數據成了企業經營中的重要資產,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推動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企知道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吳初明表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創新,在數字化程度不斷深入的大環境下,要用大數據來幫助企業研發提效,通過算法為企業個性化推薦創新資源。
“新質生產力使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象及其組合方式呈現出了新的特征,同時也對培養技術技能人才,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賦能的職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職業教育多舉措應對。”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戰略發展處副處長蘇敏表示,要塑造多元辦學、產教融合新形態,構建多方協同育人新格局;加快推進職普融通,擴寬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持續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積極探索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深度應用與融合創新。
在數字經濟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數據要素已成為驅動產業升級、重塑經濟格局的核心力量,亟須通過技術、人才、產業轉化的通道,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培育新質生產力。
“當前,數據要素產業的蓬勃發展與專業人才供給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成為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人民網人民數據董事長郭亞飛表示,高校的數據相關專業建設存在滯后性,實踐教學環境薄弱,人才缺乏成為企業發展的“痛點”。人民數據推出《數據要素產教融合創新實踐計劃》旨在打通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最后一公里”,為數據要素市場培育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隊伍。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將發展數字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
數據要素作為新型的生產要素,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生態發展的核心。“當前,中國數據要素探索走在世界前列,體系建設逐漸完善,數據要素應用場景持續豐富,人工智能不斷賦能數據要素發展,生態不斷豐沃,數據人才培養力度持續加大。”人民網人民數據副總經理、人民數據研究院院長陳麗表示,未來三年,中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速度將越來越快,場景化探索成為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重要途徑,數據治理將更自動化,實現從人工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轉化。(實習生郭亦瑾對本文亦有貢獻)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