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報評論員 談牧
最近德州一份小學新生名單引發熱議,“扶蘇”“知潼”“邕熙”,這些名字讓人眼前一亮。
曾幾何時,“爆款名字”批量出現,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家長們在追求個性時,也受到流行文化和社交心理的影響,出現了一定的跟風現象。如今,家長們為孩子取名更加注重從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汲取靈感。“扶蘇”,這個承載著歷史厚重感的名字,讓人不禁聯想到秦始皇長子的故事,傳遞出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敬意與傳承;“知潼”,清新雅致,既有對知識的向往,又蘊含靈動之美;“邕熙”則以獨特的字形和深遠的寓意,展現出家長對孩子未來生活和諧、光明的美好愿景。
其實,名字“內卷”背后,是一場不動聲色的“文化自信”比拼。從“建國”“建軍”的樸素愿望,到“偉、杰、敏、麗”的簡潔響亮,再到“梓涵、沐宸”的網紅混搭,如今終于輪到了“文化豪華套餐”。家長們翻完《詩經》翻《楚辭》,查完《史記》查《世說新語》,只為給娃一個“出場自帶BGM”的標簽。
但說到底,名字再風雅,也只是一張“人生封面”。無論叫“扶蘇”還是“建國”,孩子們終將用青春書寫屬于自己的時代篇章。但一個飽含文化底蘊的名字,恰如一顆種子,能在幼小的心田里早早播下對真善美的向往,對家國天下的擔當。
從“爆款”到“孤本”,從曾經的質樸實用,到如今的詩意文化,名字雖小,卻如同一面鏡子。這一轉變背后,是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們精神世界日益豐富的生動寫照。所以,下次再聽到有人喊“公子扶蘇”,別急著找秦始皇——可能只是德州某小學一年級新生在排隊打飯。畢竟,屬于中國人的浪漫,從起名那一刻就開始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