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報評論員 杜宇慧
近年來,各地紛紛推出政務APP,旨在提升辦事效率,便利群眾生活。2023年12月,《關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的若干意見》發布后,政務APP重復建設、“空殼”“僵尸”等問題有所緩解,但設計不合理、維護不到位、宣傳不充分等現象仍普遍存在。
數字化的初衷是讓群眾辦事更省心、更便捷,可現實中不少政務APP卻頻頻“掉鏈子”。四川劉先生通過APP辦理房屋過戶登記和水電氣移轉,點擊申請后,卻顯示不能在線辦理;河南畢先生用APP提取公積金,卻跳轉到PC端頁面,手機顯示不全、操作困難。“花架子”應用非但沒有便民利民,反而增加了群眾的時間成本。
政務APP不方便,根子在于政績觀出現了偏差。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熱衷于建APP,忽視了群眾能不能辦成事;有的追求界面“高大上”,上線后長期不更新不維護;有的部門各自為政,數據不共享、權力不放手,導致群眾反復注冊、重復填表,陷入“指尖上的奔波”。虛有其表的政務APP,表面上看是“百花齊放”,其實讓群眾“打不開、辦不了、找不到”,損害的是群眾信任,侵蝕的是政府公信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西藏考察時深刻指出,“生活是不是幸福,這要讓老百姓自己評價,我們說得眉飛色舞,老百姓無感,那是不行的,說明沒抓對地方。”同樣道理,政務APP建設,不能陷入開發者自我感覺良好、管理者自娛自樂的“自嗨式”怪圈。好不好用、管不管用,最終要由群眾說了算。如果沉醉于技術展示和數字政績,群眾卻還要跑斷腿、排長隊,那就說明工作沒有做到位。
數字窗口本質仍是服務窗口,關鍵在“服務”。絕不能因為隔著一道手機屏幕就敷衍了事,更不能因缺乏監督就長期“打烊”。政務APP的價值不在于數量多少,而在于實用、好用、常用。少一些自我感動,多一些換位思考;少一些技術炫技,多一些用戶思維。真正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標準,盡最大努力讓群眾少折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