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日報評論員 周磊
9月1日,“紅色”成為不少學校迎接新學期的主色調。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從愛國主義教育開始。昨晚播出的2025年《開學第一課》,以“銘記與奮斗”為主題,通過數字化場景再現、沉浸式講述、實景課堂等多種呈現方式,生動講述抗戰故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引導廣大青少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八十載歲月奔流不息,無法沖淡民族集體記憶中的烽火烙印。三面來自抗戰英雄連隊的戰旗首次同臺亮相,三支英雄連隊的代表現場講述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劉老莊戰斗等著名戰役中發生的動人故事;采用平行講述的方式,帶領大家回溯左權與楊靖宇兩位同齡英雄的生命軌跡;運用AR技術等視覺特效,帶領同學們“走進”黃崖洞兵工廠,感受抗戰年代工人們以頭盔鍛鐵、用鋼軌造槍管的艱辛與堅守……這堂大課以鮮活而直觀的場景,詮釋了何謂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何為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開學第一課》的深層價值,在于它超越了歷史知識的單向傳遞,而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AI修復的愛國青年影像,讓昔日青春與今日少年在數字光影中相遇;103歲的首批演唱者孟于與各地中小學生合唱團同臺演繹《黃河大合唱》,激昂旋律在青少年的胸膛繼續奏響。這種對話,是歷史記憶在當代青年生命中的“活化”與“內化”,讓精神坐標化為可感可觸的生命力量。
“最好的銘記是傳承,最好的傳承是奮斗。”青少年在課堂上汲取知識、在實驗室探索未知、在平凡的崗位上奮斗不休,就是對歷史最莊重的回應與對和平最堅實的筑基。偉大抗戰精神中那份不屈的骨氣與韌勁、那份頑強的意志與信念,挺立起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在人生風雨中搏擊的精神脊梁,支撐他們在新的戰場上破浪前行。
昨日之奮斗鑄就了今日之基石,今日之奮斗則孕育著明日之輝煌。開學第一課,是歷史與青春的雙向奔赴,是精神薪火在新時代的熾熱傳遞。將偉大抗戰精神熔鑄今日之行動,以奮斗為筆,以時代為卷,在時間的畫布上烙上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印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