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烽火中的聞一多是什么模樣?近日,湖北日報專訪聞一多外孫、中國聞一多研究會副會長王丹鷹,他以親屬與學者的雙重視角,揭開了塵封的歷史記憶。
在奔赴西南聯大的漫長旅途中,生活艱苦,聞一多無暇修面,胡須日漸生長。他毅然與友人相約:“抗戰不勝,誓不剃須。”這一諾言,承載著文人抗戰到底的鐵血決心,他的山羊胡與濃黑上髭成為聯大校園中不屈的符號。聞一多的學生、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回憶:“他坐在石林巨石上抽煙斗,胡須如烽火臺守望故土?!?/p>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消息傳來,昆明徹夜歡騰,滿城爆竹聲如雷動。聞一多聞言,欣喜難抑,如青年般雀躍而起,立即趕赴鎮上的理發店,將留了八年的長須毅然剃去。聞一多以胡須為烽燧,照見知識分子“剛毅堅卓”的脊梁,這份氣節將永鐫民族記憶之碑。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少哲 攝)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北大、清華、南開被迫南遷,合組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往昆明,改稱西南聯合大學。遷徙路上,聞一多、黃鈺生、曾昭掄、袁復禮、李繼侗等教授與部分教師,和男同學組成“湘黔滇旅行團”徒步入滇。圖為旅行團全體教師合影。

聞一多在石林。

抗戰勝利,剃須后的聞一多。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