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武漢市花山消防中隊消防員參觀湖北抗戰檔案文獻展。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任勇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涂家駿 通訊員 袁麗
“我將把日本帝國主義趕出中國,再請假回家奉敬大人。”
在湖北省檔案館花山新館展柜中,一封泛黃的家書靜靜陳列。紙張已有歲月的斑駁,字跡卻依然清晰,透出八十多年前抗戰軍人張天偉的赤誠與堅毅。
9月2日,“砥柱中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湖北抗戰檔案文獻展”在湖北省檔案館花山新館開展。展廳內,300余件檔案文獻鋪陳出烽火歲月的壯闊畫卷,其中40余件為首次公開亮相。張天偉的抗戰家書,正是其中最打動人心的展品之一。
省檔案館宣傳處副處長、檔案文獻展策展人吳華介紹,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后,1938年,張天偉在延安終于收到了一封來自母親的家信——這也是他與家中信斷音絕八年后的第一次對話。此后,張天偉和家里恢復了聯系,張母將家書悉心藏于屋頂的瓦片下,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修葺房屋時才重見天日。
“都說‘見字如面’,看著這封信,就仿佛能看到當時的情景,張天偉的赤子之心讓人動容。”華中師范大學學生蘇彤久久佇立在展柜前,眼眶微微泛紅。
《自忠縣抗戰史料》原件同樣是首次公開展出,其中一段“張自忠殉國長山”的記載,讓人瞬間回到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自忠縣就是今天的宜城市。”吳華介紹,1944年,國民政府為紀念在棗宜會戰中壯烈殉國的張自忠將軍,將“宜城縣”更名為“自忠縣”。抗戰勝利后,專門編纂了這部史料,里面有關于張自忠將軍血戰沙場、以身殉國的詳細記載。
文獻是無聲的,但它們承載的歷史與精神卻穿越時空。展廳中,人們緩步而行,認真參觀,不時駐足,仿佛與那段崢嶸歲月對話。
“我們新時代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一定要弘揚老一輩軍人舍生忘死、不怕犧牲的精神,將這種精神融入日常工作,讓轄區群眾的生命財產更有保障。”在展覽現場,武漢花山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導員黃國康帶領15名身著“火焰藍”的消防戰士,整齊列隊、神情肅穆。他們的眼神,映照出一份薪火相傳的責任與擔當。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25003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鄂B2-20231273 -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鄂)字第00011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1706144 -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鄂)字3號 -
營業執照
鄂ICP備 13000573號-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
版權為 荊楚網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